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摘选自史书所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重要帝王

事迹摘选

前赵开国君主
匈奴族刘渊
永嘉二年(308)元海(刘渊的字)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永凤。以其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
后赵开国君主羯族石勒大兴二年(319),勒伪称赵王……依春秋列国、汉初侯王每世称元,改称赵王元年。……遣使循行州郡,劝课农桑……今()群僚及州郡岁各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置署都部从事各一部一州,秩二千石,职准丞相司直
前燕开国君主鲜卑族慕容皝

皝于是以咸康三年(337)借即王位,赦其境内……皝乃令曰:“然则农者,国之本也…………《诗》不云乎:‘无言不酬。’其赐钱五万,明宣内外,有欲陈孤(君主自称)过者,不拘贵贱,勿有所讳”

前秦君主氐族苻坚

以升平元年(357)僭称大秦天王……赦其境内,改元曰永兴……从祖侯为太尉,从兄柳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礼神祇,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

——据《晋书》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结论明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主要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下表节选了部分章回情节。

章回情节备注
第18回(杭州)文瀚楼店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书中记载了一种职业叫“时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选家”。书坊为编选时文集,会聘请熟悉科举考试规则,却屡试不第的文人住在书坊楼上,供应食宿,并付给酬劳。
第30回“安庆季苇萧、天长杜慎卿,择于五月初三日,莫愁湖湖亭大会。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期齐集湖亭,各演杂剧。每位代轿马五星,荷包、诗扇、汗巾三件。”书中描写过多次在南京、杭州和湖州等地的文人聚会,这是南京莫愁湖会之前杜慎卿发出的知单,通知全省戏班愿意参与的旦角赴会。
第48回他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他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徽州一个叫王玉辉的老秀才,其女婿去世后女儿要守节自杀。他与女儿的对话和女儿自杀后的表现。
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章回情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章回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3-02-14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我国,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并形成一个固定的人格化的、女性化的隐喻结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她最早出现于闻一多于1925年3月创作的《七子之歌》。诗中将“祖国”比喻为“母亲”,将割让的殖民地比喻为“子女”,从此,“祖国母亲”的类比在全国的白话文中流行开来,也标志着“祖国母亲”这个概念隐喻的正式形成。经过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地使用和引申,其影响也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政治社会领域。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祖国母亲”的隐喻得到进一步地强化。今天她已然是我们语汇中的一种“超稳定结构”。

——摘编自潘祥辉《“祖国”与“母亲”是怎样相联的:近代爱国主义话语的源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解读“祖国母亲”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