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画《女司机》(顾群1950年)

(注:年画中有“三八号机车开车典礼”“向先进妇女学习”“妇女先锋”等字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年画《女司机》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持论有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中正与创新的改革社举,

新经济政策的守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之正

整守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之正

坚守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之正

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探索适合苏俄国情的建设发展方式

开创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之新

开创经济建设方略之新

开创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之新

——摘编自李爱华《新经济政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对新经济政策的解读,提出一个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线建设中的青年选择

材料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至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借助三线建设参与者的口述对三线建设时期政治动员实效进行个人口述反证可以发现,三线建设参与者对当时政治动员的认知、解读以及响应动机突显出较强的青年群体特征。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口号有效建构了青年的身份认同,充分尊重了青年的主体性,极大激发了青年的政治效能,其与青年群体特征的叠加合力是促成三线建设成就的重要力量。

三线建设是动员青年从一线城市迁往艰苦的三线地区,甚至是搬进丛林与山洞之中,访谈中我们发现支撑他们最初选择以及半个世纪后回忆时依旧充满自豪感的主要来源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国家建设,为地方发展作贡献。有被访者回忆当时参加三线建设是需要写申请的,被批准的条件有三:第一是要政治过硬,第二是技术过硬,第三是身体素质过硬,“不是任何人说你想来就能来的”“因为在那个群体里边,我算最年轻的,而且文化层次最高的,所以就把我调出来叫支援三线”。

——摘编自时昱《政治动员中的国家叙事与青年选择——基于贵州三线建设亲历者口述历史调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三线建设中的青年选择”为主题撰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的土地交易

材料一宋代土地交易的一般法定程序

“先问亲邻”《宋刑统》规定:“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叔伯弟侄等),不买,次问四邻
……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书立文契”买卖契约由官府统一印造,并收取工本费。契约上须写明顷数、坐落、四邻界至、产业来历、典卖原因、原业税钱、交易钱数、悔契责任、担保人姓名等。
“过割赋税”土地交易时,须将附在土地上的赋税义务转移给新业主,并由官府在双方赋税籍账内改换登记,实现“割税离业”。
“纳税投印”买卖契约经官府严格核验无误、交纳契税(土地交易税)后,再由官府在契书上加盖官印,以示交易合法。

——据郑定、柴荣《两宋土地交易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材料二   土地问题是从古到今一直讨论的话题,“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黏着性,远较他国为大⋯⋯把土地当作婴儿”,历代统治者在土地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也都比较谨慎,而土地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宋代社会的研究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处理当今土地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据尼安木《宋朝土地交易研究》


根据材料一,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解读。
2023-01-13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史书记载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出身及任职事迹
陆凯举孝廉出身,曾任东吴永兴县长、诸暨县长。曾拜征北将军、领豫州牧等其时宫中列将何定媚逢奸巧,受宠专权,陆凯当着他的面斥责他:“你看前前后后侍奉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你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有你无法预料的灾祸!”
蒋琬举茂才出身,曾拜
蜀国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大司马等
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丞相亮(诸葛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邑、阴化、庞延、廖淳……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荀彧举孝廉出身,曾任东汉侍中、守尚书令彧尝言于太祖(曹操)曰:“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或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
锺繇举孝廉出身,曾任曹魏大理卿、相国、太尉、太傅等职太祖(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据陈寿《三国志》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须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26更新 | 366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史书所载的唐代几位名臣的事迹。

姓名职位事迹
房玄龄曾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魏征曾任尚书左丞、秘书监、门下侍中等职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狄仁杰曾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司马、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宰相)等职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唐太宗墓)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不至于死。……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帝(唐高宗)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姚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等职是时,上(唐玄宗)初即位,务修德政,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

——摘编自《旧唐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一则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

1903-1910年,翻新小说在中国非常流行。翻新小说是指对经典名著进行续写,借用其人物形象,置换其活动空间和行为价值而形成的新式小说。其中吴趼人的《新石头记》是代表作之一,表3是该书设计的“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两个情节。

情节一宝玉道:“我在街上走了一趟,看见十家铺子当中,倒有九家卖洋货的。我们中国生意竟是没有了。”薛蟠诧异道:“奇了,奇了!怎么你也谈起生意经来了。”宝玉道:“我不是忽然要谈这个。我想国人尽着拿东西来卖给中国人,一年一年地不把中国的钱换到外国去了么。”
情节二宝玉看到教民杨势子无故殴打贫民王威儿。县官本打算各打他们20板子以示惩戒,但得知杨势子是教民后,立即将其释放,紧接着就把贫民王威儿打得鼻青脸肿,并对他说:“你那里不好去闯祸,却走到本县治下来得罪教民……须知本县的前程,不是给你作顽意儿的。”

——据冯玉恒《近代科学小说内蕴研究——以〈新石头记〉为例》等

(1)对“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这一设计加以解读。
(2)编写一段“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的新情节。(要求:表述成文,言简意赅,符合原文情境。)
2023-05-1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依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5年,袁世凯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珽,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位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上表国歌变迁中提出论题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6-17更新 | 4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