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罗马帝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它们使丝绸之路东西贯通成为可能。然而,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和人们对彼此认知的匮乏,鲜见双方的直接交往。但这并不能否定双方直接或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可能,双方的商人或使节也都曾有直接到达对方国家的尝试,即使这些尝试都没有使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从陆路上看,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通过贵霜和帕提亚等国家的中介,传送至罗马帝国境内;从海路上看,罗马帝国与印度的海上直航、中国与印度的海上交往,奠定了以印度为中转地,中国与罗马为东西两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的基础。

——摘编自杨巨平《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丝路贸易在罗马帝国早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辗转传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表是《清明上河图》收藏流传及外出展览相关事件的记录。

1127年左右流落北方金国民间。
1352年左右从元朝秘府流出后,辗转于今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
1799年嘉庆四年被收入紫禁城。
1924—1931年经溥仪之手由天津租借带往长春。
1945—1948年张克威同志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在民间收集的名画交由沈阳的文化部门保存。
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中展出。赴北京展览后,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首次出境,在香港艺术馆《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展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投影版《清明上河图》引起轰动,成为百姓和媒体认证的“镇馆之宝”。
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展出,超过10万人次观展。
2015年上线故宫博物院官网名画记栏目,提供高清大图赏析和多媒体导览。

——摘编自陈传席《<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及收藏流传》

请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具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2-02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议名称召开时间会议主要成果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1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9《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上表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三中全会部分信息。从表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会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2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红色精神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等。

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等。

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等。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雷锋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等。

改革开放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持之以恒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任一红色精神的精神内涵作出历史解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1为学者对工业革命的评述。

著作评述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本杰明·亨利茨曼在成为炼钢厂领导人之前是钟表制造人……塞缪尔·加伯特以前做过锅匠;罗巴克的父亲谢菲尔德是小商品制造商。”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它(工厂)在安德鲁·尤尔的《制造业哲学》(1834年)一书中被誉为‘通向水陆世界的伟大文明使节’。然而,它的批判者则把它看作是一种瓦解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2023-02-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届高三一模(濮阳摸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也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呆滞的同一,而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具体的、流动的发展过程。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儒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因此,研究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内涵
西周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大多受过“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指文士,即具有一定知识和才学、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特殊阶层,来源广泛,派别众多,为各诸侯国所重视。
两汉(武帝后)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
魏晋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隋唐宋元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
明清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是剧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讲述了周家三兄弟周秉义、周蓉、周秉坤等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人物简介
周志刚周家父亲,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为了国家建设,被派到四川支援“大三线”建设,他常年在外东奔西走,内心一直洋溢着国家主人公、社会建设者的豪迈和激情。同时,他又深明大义,为人耿直,作风正派,重情重义,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工人阶级的高大形象。
周秉昆周家老三,在兄弟姐妹中排最小。作为底层小人物,就像低头拉车的老黄牛。他没有周秉义的大理想,也没有周蓉的洒脱,但他恪守本心,稳重踏实,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朋友热情仁义,对父母孝顺、对老婆孩子负责、对养子和外甥女视如己出,在家庭中正直勇敢有担当。虽历尽艰难,但他坚韧勇敢,用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充满生机。
周秉义周家老大,周秉昆的哥哥。周秉义是家中老大,他勤奋好学,性格稳重,独立,坚强,有主见。大学时期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加入建设兵团,当上了营教导员。高考恢复,不负众望考上北大。改革开放后,作为副市长,招商引资,身患重病依然投身家乡建设,勤勤恳恳,克己奉公。
周蓉周家老二,周秉昆的姐姐。从小就有独立、好强、叛逆的一面,朝气蓬勃,聪明美丽。从知青,到北大学生,再到老师,大学教授,每一步都是按照她的既定路线完成的,敢作敢为,自己的命运自己扛,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郑娟周秉昆的妻子,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人。从小就是弃婴,正值花季时被人侵犯怀孕,前夫因杀人而被判死刑,郑娟变成了寡妇,带着视障的弟弟艰难生活。遇到周秉昆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丈夫又不幸入狱,她担负起了照顾周家老小的重任。接连不断的坎坷遭遇,让郑娟的生活充满了悲情色彩,她虽弱,但没有自暴自弃,不埋怨懂感恩,内心坚定且强大。
阅读上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者两个人物介绍,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和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及其他科学一样,同属意识形态之一种,是生活和现实的反映。文艺和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是,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不是通过概念去说明,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据张振金《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文学艺术与时代特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