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雕版图书之传播迅速,宋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与传驿。若是写本,无论躬自抄录,或请人假手,都旷日废时,缓不济急,图书传播之速度与广度均嫌迟缓与狭隘,远不如印本图书传播所造成的效应。印本图书流行,购求容易,学者易得书籍,士大夫不劳力而家有旧典。南宋时,刻本书已超过写本书,知识传播更加便利,对读书穷理、创作评论生发许多影响。李约瑟强调,“印刷术的普遍应用,被认为是宋代经典研究的复兴,及改变学术和著述风尚的一种原因”。当时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重镇、知名刻书中心;刻书既丰富多元,藏书家亦随之兴起。

——摘编自张高评《宋代雕版印刷与传媒效应》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阐明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23更新 | 47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论述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告中的历史

1923年饭店服务生出身的定海人周祥生在上海创办祥生车行(英文名“Johnson”),经营出租汽车业务。1932年祥生车行更名为祥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额定股金10万元,周祥生入股6.5万元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祥生公司成立后,周祥生花十根金条买来原电话公司自用号码40000,打出“四万万同胞,拨四万号电话”的广告,一举打败最大竞争对手美商云飞汽车公司,周祥生也就有了“出租车大王”的美称。但好景不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祥生公司便衰落下去。

            祥生公司的广告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提炼材料信息,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4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5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结构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北宋开国皇帝,面对唐朝由兴盛转向衰亡及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深知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弊端。政治上一改历史上的武人政治,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人士大夫,对他们不杀少辱,给予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从而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已经成为宋初统治者的共识。反之,宋太祖对武人则处处加以压制,收夺大将兵权,集军权于中央,以防武人势力崛起而谋反。这种崇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直到明清。

——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核心观点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制度体系经历了“线、面、体”的演变过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建设目标,中国自主探索了“三大改造”“以钢为纲”“八字方针”等制度政策,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线的工业化制度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围绕轻工业生产效率、技术引进效率、企业创办效率与技术创新效率等工业化效率的建设目标,中国形成了产业结构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工业化制度架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发展质量的目标推动下,中国工业化制度聚焦在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上构建更为完备的工业化政策体系,实现了以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

——摘自胡海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制度演进逻辑与基本规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中国工业化制度演变相关观点的认识。(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5-11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卧薪尝胆

材料一   1903年创刊的《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为宗旨,由支持维新、立宪的张元济主编。1904年,有人在该杂志上发文指出,“廿年沼吴……彼之卧薪尝胆,无忘前耻者,此物此志也”。他认为,比当时中国正被反复欺凌的现实更令人心痛的是,中国面对凌辱而毫无羞耻感。

材料二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由陶行知等人发起,倡导平民教育和农村教育。1938年该会发表的一篇越王勾践故事写道,在离开越国之前,勾践已经构想好了计划,因此这不是真正的“投降”。几年后,当听到他们的越王会很快从吴国回来时,越国的百姓为他们的“抗战”领导人回家而欢欣雀跃。在勾践回国后,他发起了一次“总动员”,认识到越国如果要报仇雪恨,首先必须要教育和训练百姓,“男女老幼全国人民一起总动员”。作者在故事结尾写道,“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解放,卧薪尝胆的教训,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哩!”

材料三   1961年有剧团尝试创作一部“卧薪尝胆”为主题的戏剧。创作者之一范钧宏认为应更多地重视面对逆境的坚定的恒心。还有创作者认为,必须表现出当代的精神,关注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是减少或完全删除忍辱负重的主题,同时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振奋国家的时代精神。

近代以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断革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2024-05-1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

时期

概况

相关事例

全面抗战时期

1940年中共《新中华报》社论中指出:抗战以来,他们(侨胞)献给祖国的捐款已在六万万元以上。南洋侨胞献给祖国的,单是奎宁丸一-种,其价值达二百五十万元。回国参战的同胞中间,还有活跃在西北前线的华侨服务团,以及出生入死的担任战地采访的华侨记者团。

1937年泰国华侨寄回的家书写到:“目下闸北(在上海)一带,悉遭敌人焚烧,……现沪上难民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然我人虽旅居海外,无不时时怀祖国,近日各制裁衣裤,寄回祖国,以赠伤兵,聊尽国民之职耳。”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侨面对国内较差的投资环境和高风险,率先来到中国投资拓荒。商务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5年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6224亿美元外商投资中,至少有67%是由华商或华商主导的企业带来的。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发展;投资领域由加工业逐步转向机械制造等生产性项目和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21世纪初,高新科技及服务业领域投资比例有所增长。

邓小平指出“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菲律宾华侨施至成说到“我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基于商业考虑,……为祖国的富强作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做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格尔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影响人民的生产和性格的类型,从而影响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干燥的高地,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的特性是“好客和掠夺”。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在这些区域里产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至于第三种地理条件,他这样写道: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大海抉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他们有超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高尚的事情。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

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评论黑格尔的相关观点,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