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概念的演进”

时间概念内涵及使用情况
19世纪80年代以前“政”属“政事、行政”范畴,多为“防民以正”之意,“治”属“治理、管理”范畴,甚少连用,多引申为治理国家所施行的措施。
19世纪80年代“政”“治”两字开始连用王韬《达民情》:“试观泰西各国,凡其驳骏日盛,财用充足,兵力雄强者,类皆军民一心。无论政治大小,悉经议院妥酌,然后举行。”
维新变法时期“政治”使用开始广泛化,书籍分设“政治门”,囊括家国政治学、政体书、议院书等。
《时务报》每期开设译报专栏,翻译日本《政党论》等文中关于“政治为何物”论断,指出专制体制下的愚民政策,"不复使知政治为何物",文明社会是国民“通晓治体”、“参与大政”,于是才有政党、才有立宪政治。
20世纪初期“政治”上升为关键词,对“政治""国家”“政府”“国体”等概念辨析“政治之目的一曰为国家本身谋利益,二曰为构成国家之个人谋利益”“政治者,一国办事之总机关也,非一二人所得有之事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治”概念演进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持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6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

时间入团誓词
195312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19577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98212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

——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纪念馆与爱国主义】

材料   以下是某校假期历史研学活动拟参观的场所名单

武昌首义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最想去参观哪一所纪念馆,并为你想去参观的纪念馆写一篇解说词(要求:信息明确,条理清晰,阐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5-23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所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本书译者之一邵旭东说,在弗兰科潘的“世界新史”架构中,那些“路”都是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他选择了从多线程的“路”来观察世界历史,将世界史重新组合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完整体系。下表为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第十一章:黄金之路
第二章:信仰之路第十二章:白银之路
第三章:基督之路第十三章:西欧之路
第四章:变革之路第十四章:帝国之路
第五章:和睦之路第十五章:危机之路
第六章:皮毛之路第十六章:战争之路
第七章:奴隶之路第十七章:黑金之路
第八章:天堂之路第十八章:妥协之路
第九章:铁蹄之路第十九章:小麦之路
第十章:重生之路第二十章:纳粹之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对目录中学者提出的“路”谈谈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北专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中国”与“大中国”

材料一   虽然中原王朝在西周时期已形成“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的大一统政治观,但在地理意义上,“四海”仍是狭小的空间概念。由于缺少经济利益的驱动,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地区的经略,更多的是政治上的“绥服”“安边”或修筑长城抵御异族入侵。……与之相反,北方游牧民族或狩猎民族由于经济的单一性,迫切需要与中原建立稳定的经济交往关系。但是,在正常交换无法得到满足时,战争掠夺便成为一种非常手段,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

——摘编自乌恩《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具有“南朝”“北朝”是一家、“南朝”“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意识…作为分立对峙政权,金人承认金、宋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不同政权,各有自己的国号,互为外国。但作为“中国”,他们又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材料三   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有个提法值得参考∶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摘编自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角度多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马基亚维利
(1469-1527)
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抛弃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
孟德斯鸠
(1689-1755)
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法的功能,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托马斯·潘恩
(1737-1809)
1776年发表《常识》,成为了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并随后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其一生都在跟独夫民贼以及君主制等强大的"传统"作战,并终身宣扬激进的民主共和思想。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毛泽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8-22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致仕又称退休、致事、悬车、乞骸骨等,即古代官员因年龄、健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离开职位、退休养老的现象。下表为唐朝致仕制度的演变情况

——摘编自汪翔、张金铣《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代致仕制度演变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优分裂原则”-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里发展得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与太过分裂的社会都不占优势。欧洲在近现代的崛起,与它在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密不可分。这种分裂促成了思想的多元化、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推动各国竞争。正是这种“分裂”孕育了欧洲的资本主义文明。进入封建社会后的中国,由于文化和地理的双重原因,它在很长时间里维持了超稳定结构,并在明清时代,形成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成熟的高度专制政体,“由此带来的国家体制压制了现代科学出现所必需的多数条件”。与欧洲和中国相比,印度则是另一个极端,它过于分裂而长期发展受限。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谈谈你对该作者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

——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1


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
2022-03-19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费孝通先生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又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为:首先,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体,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战争、通婚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民族关系。其次,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显示出多元性质。在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内部,应当承认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 “Tanner 演讲”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的认识。
2021-11-16更新 | 57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