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据成书于1939年凤冈及门弟子(凤冈书院乃梁士诒在籍设帐授徒之所)编纂的《三水梁燕孙(士诒)先生年谱》记载:“(1914年8月)先生于某夕,奉袁总统电话,趋府后,袁谓欧洲大战,祸及远东,目前所最紧要之事件,当从何着手?先生曰:“国库虚空、欧洲战起,外债绝不可靠。今日应称欧战、镑价起落、汇兑困难等种种理由,先行停付各国赔款。所有关税、盐税一律提储于中国之银行。在我国已宣言中立,词严义正,各国亦无如我何也。我国趁今日日本为动兵之前,密与英国约,彼居其名,我居其实,即日与德使磋商,刚柔并施,一面派兵前往围守青岛,强彼交还,迅雷不及掩耳,使日本无所措手。青岛若下,日本又何说进兵?此不特防日本之侵略,且以杜将来之后患也。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倖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于和议中取得地位,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袁曰:“容吾思之。”此一夕谈,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学者质疑该记载的真实性,试分析其质疑的理由。
2024-05-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5月模拟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数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进行的。从尼罗河走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这一话题,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多角度说明上述观点。(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证》记载:“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杜审言《送高郎中北使》:“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卢照邻《上之回》:“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摘编自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等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8年,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发表在《新青年》上。文中指出汉字在学与用上诸多缺陷,并说汉字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他主张先废除汉字。陈独秀赞同其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方案。鲁迅认为人类未来最终会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当前文字简化与拼音化是为之后世界语的使用提供基础与准备。他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的命名上出现字母的使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回应。然而,作家巴金在他的《病中集·汉字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年轻的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刘婷《时代的神智—汉字形与意的思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字拼音化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香槟集市是中世纪最著名的集市。9世纪开始,一系列集市出现,经过一再特许和核准,开放时间不断延长。香槟地区的集市都归香槟伯爵管理,为规范和调节集市期间各种商务纠纷,集市内设有集市法院,从这里可上诉于王国最高法院。

香槟位于从佛兰德斯到意大利的商路上,东方来的香料、丝绸等经意大利商人之手到香槟再输往西欧各地。佛兰德斯的呢绒也通常在香槟集市上集散,运往意大利和东方。香槟集市云集埃及人、英国人和德意志人等经商。为便于交换,香槟集市发展了“钱兑商制度”。这种制度起源很早,随香槟集市成长发展起来。

香槟集市约在12世纪初始见于文献记载,13世纪臻于鼎盛。1286年,香槟伯爵的女继承人嫁给法王腓力四世,伯爵领地随之并入王室领地,被法王勒索大量钱财。百年战争以及威尼斯人开辟的新商路,使香槟集市失去了昔日繁荣。到14世纪初,香槟集市衰落。不过,香槟集市在中世纪商业史上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提取材料中有关“香槟集市”的两条信息,并结合中古时期具体史实分别予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运用史实准确,阐释清晰)
2024-03-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在政府、士绅等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征用族产,改造乡村中原有私塾、庙宇等设施,乡民集资兴学等手段,新式教育进入中国乡村社会。庙产兴学成为一股社会潮流,弥漫全国。山东《泰安县志》记载当时该县共有学校348所,其中93.68%的学校校址设在原来的道观庙宇。但是却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攻击与新式学堂相关人员的“毁学”行为,见下表。

19041909年间典型“毁学”事件一览表

时间地点引发“毁学”事件的原因受波及的学堂名称
19048江苏无锡当地米业界及守旧势力反对官府增加用于办学的米厘。崇安寺三等公学、东林学堂
1904四川广安州当地习绅、僧侣仇视“庙产兴学”。旱灾发生,绅士借机造谣污蔑新式学堂。广安州学堂
1905江西乐平县当地官绅勾结以兴办学堂为名抽收捐税,农民负担加重。乐平县小学堂
1906河南永宁为筹集扩充学舍所需经费,知县下令限期向民众摊派,匪徒借机造谣生事。-
1907广东大埔县新式学堂学生对神灵的态度行为等与百娃传统的神灵信仰间的冲突。反对“庙产兴学”的士绅借天空不下雨造谣事。湖山初等小学堂
1907四川开县民众反“洋教”斗争。岳溪场、南门场、严家场、广福场、仁市场等学堂

——整理自东方杂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


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述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紧扣材料,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2-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释放奴婢”是推动“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重大惠民措施。《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也有“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的记载。

有人据此得出,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盛。为豪强地主劳动的,大多数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所以奴隶是东汉时期主要的劳动者,东汉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奴隶社会。

也有人提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东汉时期的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仍存在奴隶制残余。

——据《后汉书》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对材料中某一种观点肯定、反对或修改均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1-0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出处
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太史和两个弟弟都因坚持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杀。南史氏听说此事后,担心历史记载中断,“执简以往”,发现太史的四弟已经如实记录才放心地回去。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唐太宗欲索取过目,被他拒绝。太宗问他:“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褚答曰:“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据《旧唐书·褚遂良传》
袁枢负责编修国史,宰相章惇的后人以同乡身份,婉转请袁枢“文饰”章的传记。袁枢当即拒绝:“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下,不可负天下后人公议!”据《宋史·袁枢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如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12-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选科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嵩焘是中国最早的外交使节,他记载的日记起自1855年,止于1891年郭去世前一日,中间缺三段,约39个月,首尾37年。记载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情况,以下是日记整理内容光绪三年正月初四日(1877216日)。日记中郭嵩焘认为英国民风淳朴,知礼有节,即便比照中国士大夫们的“华夷”标准,英国人也不再是什么“夷狄”蛮人。在之后的日记中,郭嵩焘经常用诸如“厚”“平”之类的褒扬词语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的好感。

光绪三年五月初十日(1877620日)。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于英国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他得出如下结论:“此邦格致之学,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憾矣”。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120日)。郭嵩燕等人谈论西方制度,认为西洋“君德”“相业”是中国自古及今从未所闻,而其国政开明、官吏选贤择能、议院服争无隐、政事一乘民意,是“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的结果。据此而感悟:“西洋一隅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中国制度在郭嵩焘心目中,已无复与西洋相较,惟寄望于中国风俗或可随之而变。

——据《郭嵩焘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