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是一国政治文明水平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而且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古典大一统正是在中国发展的路径依赖和人民的选择之下,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韩向臣、李龙《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现代中国的新大一统模式》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开国议政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更稳固了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

……开过之初,国家百废俱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是在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我调节和被调节,完善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命。

——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围绕材料中的任意一点或整体观点,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11-1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辛亥革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很难否定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正如同盟会会员、杰出的教育家雷沛鸣所言,辛亥革命“不是单纯的朝代更替,反之,它是政治革命,依之,即以创造新政治秩序”,辛亥革命“虽以破坏为方法,却以建设为鹄的”。辛亥革命打碎了旧秩序,但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新秩序的建立。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史上一块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

——摘编自张立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的依赖,大型工程建设的需求,对外战争的开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以及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等等都需要中央集权的力量……秦朝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而文字的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解读材料核心信息,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一个具体观点,可以提取材料整体的、或者一部分信息阐明的观点,也可以质疑材料的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11-01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某学者将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西周东周的贵族社会、汉朝到唐朝的豪族社会、宋朝到清朝的平民社会、晚清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试选取其中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


——据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中信息,提出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两宋三百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序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面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劲气”的志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

——据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选取你熟悉的一位宋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张国刚《家庭史话》


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取有关我国古代家庭变迁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20-10-2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