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普遍视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它意味着思想的自由,人性的解放和理性的复归,但同时很多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非但没有造成文化断层,还发展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必须改造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内发性,可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内蕴生命力的现代表征;在基本的精神方向上,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摘编自《五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一点思考》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五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一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反之,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8-06更新 | 47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等


上表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关于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08年,《历史教学》专门进行了讨论,但结果莫衷一是。其中,戴世峰的《对新航路开辟问题的两点看法》一文颇有影响。他认为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萌芽并无直接关系,原因有二:一是黄金热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欧洲黄金产量不多,从东方进口丝绸和香料使贵金属大量外流,出现贵金属危机。《马可·波罗行记》广泛流传,进一步刺激了西方人的黄金梦。二是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是封建统治阶级,航海家的身份都具有封建性,国王支持开辟新航路,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既然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只是一般的商品经济需要,那人教、人民和大象版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叙述只是参照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依据客观历史事实而作出的判断。岳麓版的叙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摘编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专题教学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相应信息,概括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山西大学堂发展历程表

晚清时期

1902年由山西巡抚岑春煊和英国人李提摩太共同创办,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继京师大学堂之后的第二所国立大学。


学校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中学专斋初设经、史、政、艺四科,后只保留经学一门,并增设外文、理化、史地、艺体等。1905年首批毕业生分别被授予拔贡、优贡和岁贡的“贡生名义",并选派了优秀学生40名留学日本。西学专斋初办时教习多为外籍人,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与英国学校相同。开设课程一般为近代学科,并开有理化实验课。

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新的教育法令,将其改名为山西大学校,取消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建制,设立预科和本科,分文法工三科。


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1937年被迫停办,1939年复校。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

建国后

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将数学、生物、化学三系并入师范学院,工学院纺织工程系、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冶金工程系并入北京钢铁学院,财经学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9月11日,山西大学正式解散。师范学院独立建院,定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61年7月,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的决定,山西师范学院与1959年新成立的山西大学合并,名称仍为山西大学。

——摘编自行龙《山大往事》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大学发展的案例,蕴含了近现代教育诸多信息。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保利创作的小说《维多利亚女王》,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维多利亚女王(Victoria)(1819--1901)于1837年继承王位,她在位期间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女王登基时,英国只有几条铁路,在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第一次万国博览会于1851年在伦敦开幕,成为当时的举世盛事。伦敦出现污水排放系统和街头出现白炽灯,在1891年,英国已经实行对所有小孩进行免费教育。世界闻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风云人物。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维多利亚女王对大臣们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刚即位不久发生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8年,住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市统治后期的诸侯王)墓中首次发现金缕玉衣,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效服,一般用金缕,银缕、铜缕来缝制玉衣,在探究“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侯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时,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未见关于“玉衣”的记载。

材料二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旧仪》记载,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

材料三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中只见“玉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

材料四 记述东汉历史《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

材料五 截至2011年,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就“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候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材料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可以看到,随着前途和命运的日益相连,各国逐渐从零和的生存竞争关系走向正和的共生性关系。二十国集团(G20)是现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召开首次领导人峰会,迄今,已举行12次峰会。2018年在阿根廷举行的峰会LOGO由围绕圆外围的20个小的圆点象征了20个成员国,由内向外延伸的五个圆点代表了五大洲,而整个标志中一共由100个圆点组成,代表了融合整个世界,而五彩斑斓的配色则表达了本届会议的话题,即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C20体现的世界发展趋势。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该趋势加以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做到史论结合。)
2020-08-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形成一个有关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看法,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有明确的看法,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0-08-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总论》(1938 年)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与抗战建国”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