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点一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观点二传统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统治支配着整个社会,因而“自秦汉起,从皇帝、郡守、县令到乡三老、亭长、里魁就形成了一整套的统治体系”。
观点三19世纪以来某些西方观察家提出:中国的村社是“地方自治主义式的民主”或者是一种“自由的、自我管理的社团”。这种想法已绝对不可信。
观点四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也非“专制”,而是实行“官督绅办”观点五在清代中国,地方权力只在官吏与士绅之间进行分配。

——摘编自郑卫东《中国乡村“双轨政治”的变迁》


结合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楚,表述清晰)
2024-01-12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作用下逐渐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民族自在实体到民族自觉共同体的历史变迁。在长期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意涵: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文化源泉;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决定民族发展的长远和根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基石;“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包容性与生命力。

——摘编自李坤蒋婷婷《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成与实践指向》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1-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1000~1973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货币单位:1900年国际元)和最大地区间差距。

地区1000年1500年1820年1870年1913年1950年1973年
西欧400774123219743473459411534
西方衍生国400400120124315257928816172
日本4255006697371387192611439
亚洲(不含日本)4505725755436406351231
拉美400416665698151125544531
苏联400483667917150126015729
世界435565667867151021144104
最大地区间差距1.1:12:13:15:19:115:113:1

注:西方衍生国是指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

﹣﹣摘编自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各历史节点选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主题,并对其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两条信息,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安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释放奴婢”是推动“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重大惠民措施。《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也有“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的记载。

有人据此得出,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盛。为豪强地主劳动的,大多数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所以奴隶是东汉时期主要的劳动者,东汉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奴隶社会。

也有人提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东汉时期的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仍存在奴隶制残余。

——据《后汉书》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对材料中某一种观点肯定、反对或修改均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宏观的视角看,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的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立,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抗日战争”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驾驶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收入高又体面。此外,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

许多人放弃原来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

2000年代

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取位。一批下岗工人走上再创业之路。

2010年代

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电竞、网络主播等职业备受关注;个性化职业渐受欢迎。

——摘编自网易论坛《这40年,我们的职业变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东北远古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东北古族群进入中原,“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气,为中华民族族体之熔铸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缔造祖国的文明谱写了独特的篇章”。近代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精神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范恩实《新时期中国学界东北边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目录(部分)章节引言(节选)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中国文化终于涌现了。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
第三章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蜕变,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
第四章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中国又跨步向前,晋身为东亚的中国。
第五章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中国文明更进一步扩大到东亚以外。面对其他文明的挑战,冲突和融合是最常上演的戏码。
第六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中国全盘进入了世界秩序。
第七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十七年山水画题材变迁相关论文一览表

时间作者题目主要观点
1950年第1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1.用现实主义改造国画,创作要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相结合。
2.农村题材
1950年第1叶浅予《从漫画到国画(自我批判)》打破八股题材的限制,走现实主义道路
1956年第5子泉《我看了第三届国画展览》发扬传统中的优秀成分
1961年第2《关于山水、花鸟画问题的讨论》对山水、花鸟画阶级性的全面分析
1966年第2华君武《以政治统帅创作—华君武同志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华北区年画、版画展览观摩会上的发言》领导、作者、群众相结合,政治统帅

——摘编自王跃奎《新中国十七年山水画从题材之变到笔墨之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以中国画为例,围绕“文化改造”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下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从上图中任选两地进行叙述并建立两者间的联系。(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叙述连贯、条理,语言流畅、联系合理。)
2024-01-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