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对其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走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方面,中西方文明起源不同,但文明是平等的,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始终是历史常态。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各自的社会基础和地缘优势,同样源远流长、影响至深。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始终是一个客观现象,文明之间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随着现代化的诞生,人类逐步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孕育的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表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截然不同,其特定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可能具备的。

——摘编自杨增《《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阅读材料,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天然就是先进、文明、自由的,是世界历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动力、主角。而东方天然是落后、野蛮、专制的,只是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的配角、边缘,是西方的附庸和追随者。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对“西方中心论”展开批判

(一)以历史事实对“西方中心论”进行釜底抽薪。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以人为本,以全体人类为中心。

(三)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文明形态的多样互鉴,文明演进的多元平行。

(四)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视角,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人类的公平与正义。

(五)承认近现代西方的优势,但不认可西方是所谓“中心”,更不认可它是永恒不变的“中心”。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西方中心论”进行批判。(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23更新 | 4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人们往往需要不断地对理想与现实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生的路,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

19805月,一封署名“潘晓”,题为《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读者来信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信中写道

我今年23岁……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而后愈演愈烈。……

(粉碎“四人帮”后)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

潘晓的来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有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亦有人认为“自私是人的本质”。讨论中《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共收到6万多封来信,写信者有各行各业的青年、团员,也有不少成年人和老年人,还有香港、澳门和美国的来信。讨论持续了整个1980年夏天,到该年年底,才逐渐平息下来。《人民日报》评论员称赞这场讨论“把青年思想深处的东西端了出来,进行真正同志式的讨论,是感人至深的”。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请你以当时《中国青年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以“反思与进取”为题,对潘晓来信引发的讨论写一综评,给“潘晓”们指明宽广的人生之路。(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8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社会支出比率、社会保障缴费率及人均国民总收入

年份

社会支出比率(占GDP的百分比)

雇员的社会保障缴费率(占总工资的百分比)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所有缴费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强制的长期照护保险

1960

18.3

12.2

7

4.2

1

2792

1970

20.2

13.25

8.5

4.1

0.65

5945

1980

25.7

16.2

9

5.7

1.5

12808

1990

24.1

17.8

9.35

6.3

2.15

20658

2000

28.8

20.5

9.65

6.75

3.25

0.85

25983

2010

29.8

20.23

9.95

7.9

1.4

0.975

32137

——摘编自[德]沃尔夫冈·施罗德、塞缪尔·格里夫《德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方案》

材料二   2010年,德国有五分之一的公民进入老年阶段,这使得德国进入世界上老龄人口较多的国家的行列。一方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法定养老保险的潜在缴费者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寿命的增加使养老金领取者的人数在增多、领取期限在延长。对于法定养老保险而言,这意味着缴费者与受益者的比例(制度赡养率)的不断提高,2009年德国100个在职人员(20~65岁)赡养34个退休人员(65岁以上),预计2030年将会是100个在职人员赡养50个退休人员。

——摘编自于秀伟《从“三支柱模式”到“三层次模式”——解析德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围绕“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紧扣材料及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6-21更新 | 36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江苏卷】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献名称作者
《鲁滨逊漂流记》 (首次出版于1719年)[美]丹尼尔·笛福
《新民说》(创作于 1902-1906年)梁启超
《资本论》[德]马克思
《论持久战》毛泽东
《希腊化时代》[英] 彼得·索恩曼
《法国大革命》[英]托马斯·卡莱尔
《1607-1860 大西洋移民》[美]马库斯·李·汉森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开辟》郭卫东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从表中任选2个或以上的文献作为切入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予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文献名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2024-04-16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31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1(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以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刚健有为思想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文化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23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全国新课标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 . 央视春晚体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晚:时代的眼睛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一度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在该届晚会解禁播出。1984年,节目首次出现“小品”形式;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作为港台歌曲首次亮相。1987年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故乡的云》、1988年相声《巧立名目》等深受观众好评。

1993年央视春晚开始实行导演招标制。1994年小品《打扑克》把市场经济大潮下正在发生变化的人与事肆意嘲讽,令观众捧腹。1997年《春天的故事》引发全民传唱。进入新世纪,反映北京申奥、抗震救灾、神舟上天等国家大事以及“空巢老人”“大忽悠”等社会现象也以各种形式呈现。2005年开始,央视实行“开门办春晚”,通过众多渠道、面向全国以及世界征集节.目,众多来自民间的节目登上春晚舞台,大众喜好逐渐成为央视春晚选材的重要衡量指标。2011年首次推出网络春晚。

2014年春晚以“欢乐祥和迎新春,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唱响“中国梦”时代主旋律。2016年出现许多反映中国梦、反贪反腐题材的节目,如《丝绸之路》《是谁呢》等。2019年,技术创新是晚会亮点,实现了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4K高清视频结合VR技术向全国转播分会场节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春晚:时代的眼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17更新 | 38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山东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