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档案馆珍藏的茂新、福新面粉公司的商标(照片)。


材料二: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创办于1903年,1910年开始使用“兵船牌”商标。为了进一步扩大面粉生产的规模,荣氏兄弟于1913年在上海成立了福新面粉公司,同时继续使用市场信誉极佳的“兵船牌”商标。到1920年,荣氏已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开设了12家面粉厂,其产品主要使用“兵船牌”商标。1923年5月,茂新面粉厂率先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根据上海市档案馆倪红的材料整理

材料三:为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荣氏兄弟向英国购买钢磨,改进生产设备,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同时,他们注意提高面粉质量,不收潮麦、坏麦,凡购进的小麦都要经过人工挑拣,而且包装美观。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荣氏企业还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

——根据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等整理


(1)说说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史料二   《黑死病:大灾难、大死亡与大萧条(13481349)》,作者以黑死病为主题,参阅大量资料,尤其是选用了英格兰的主教登记簿、庄园档案等原始资料,阐述了黑死病给英格兰带来的影响。因为该书重要的学术贡献,英国近二十家知名高校图书馆、美国八十余家知名高校图书馆珍藏。

史料三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其前身是西门妇孺医院,因其创建时屋顶呈红色,故而被广大市民亲切地称为“红房子医院”。下图为该医院照片。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世界医学活动中心的空间分布也有随时间转移的规律,其大致途径是:16世纪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17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的荷兰和英国;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法国: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以及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世界医学科学中心的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的生产关系发展、新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必然伴随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嬗变,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和荷兰的清教运动、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古典哲学、美国的民族精神的形成都为科学中心的形成创造了精神文化环境。包括教育体制、知识内容、教育理念、教育环节和教学方法在内的教育改革往往是科学革命的先导。

——改编自左汉宾《近代以来世界医学科学中心转移现象探析》等


(1)指出材料一的三则史料的类型,并指出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医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初有个贵人,官拜尚书,家财万贯,生得有五个儿子,只教长子读书,以下四子农工(行)苟(坐)货,各执一艺。那四子心下不悦,却不知甚么缘故。老尚书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跑?”“农工商货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一脉书香付长房,诸儿恰好四民良。暖衣饱食非容易,常把勤劳答上苍。”

——改编自(明)冯梦龙《醒世恒官》

材料二   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於义上矣:“但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孙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以故士风卑靡。”雍正朱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摘编自鄂尔泰《雍正朱批谕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对探究明清时期“士与农工商的关系”的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024-02-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饼的史料价值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庸调上缴国库,说明庸调银具有国库金融储备功能;银饼錾文,还可用于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官吏设置南方经济发展、开元盛世景象和文字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1)请仿照银饼史料价值的撰写方式,说明唐代《金刚经》的史料价值。
(2)除上述材料外,要研究佛教传入的历史还可以借助哪些史料?请至少列出两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年恩格斯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煤铁矿藏、肥沃牧场”等自然资源条件,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重视与实践的结合……受到国内商业精神的影响,出于扩大个人利益的生活需要……由此掀起了工业革命的帷幕。

材料二   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令其面目全非”,工人阶级通过捣毁机器进行有意识反抗。18421844年,青年恩格斯在英国游历了21个月,对英国工业发展历史和社会状况的研究构成了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主要是根据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经验,提出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发展的一般看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星宇《经验主义或理论主义:“重读”青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考察》

材料三   


1848年,一张珍贵的早期银版摄影照片记录了在伦敦肯宁顿公园上的工人集会大罢工(第三次请愿活动)


(1)概括材料一中,恩格斯从哪些角度“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从“市场”和“资本”的角度,分别补充一条原因。
(2)依托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说明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汉文帝的霸陵考古发现,其陵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器皿以陶制为主,与文帝“欲为省,毋烦民”的遗诏相吻合。这说明(     
A.实物史料比学术资源更加可靠B.历史真相都可以从考古中还原
C.考古发现与文献研究相互印证D.文献材料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
2024-0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很早就有设置专门的官吏掌管农业、传授农业技术的记载。“劝课农桑”是历代皇帝倡导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也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之一。周朝时期就有官吏承担起传授农业技术的责任。而一些在劝课农桑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官员也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如宿州一石碑上记载的“民获所利,刻石以颂刺史”,即用以铭记该官员推广“淤田法”使当地农业获得发展的事迹。我国古代许多农业创新之举也多为官员实践得出并推广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的传授与推广大多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的。

——摘编自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漫话·中国古代农业教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官员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于研究唐宋时期农业发展有何史料价值。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台湾人的国族认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狗去猪来”这句俗语很快在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流传开来,……试看当时《台湾文化》杂志的说明:“本省人把日本人叫做狗,因为日本人很凶恶的压迫本省人……。本省人起先很尊敬外省人,后来看透了一部分外省人的行为,有点像猪,因为猪是‘不洁不净’、‘光食而不做事’的动物,‘不洁不净’就是贪污……”在许多台湾人看来,狗虽然很凶狠且吵闹,但做条看门狗,还能发挥看家作用,然而猪却“只会吃而不会做事”。相比较而言,一部分台湾人失望之余甚至认为“狗”反而变得可爱起来,并开始怀念起日本人和日本的殖民统治。

——摘自刘凌斌《以台湾政治势力的记忆建构为中心》

材料二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这份课纲最大特点在于完全采用了“同心圆史观”……于2006年秋天开始正式实施。


图由“两蒋”主政时期的“中华史观”(将台湾史置于中国史的架构内)到陈水扁时期的“同心圆史观”(同心圆历史课程架构将台湾本土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

——摘自关培凤、万佳《历史教育与国族认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纲变迁研究》

材料三   2018年《海峡导报》报道了台湾地区某杂志对“台湾人国族认同”的民调数据,备受两岸学术界关注。



(1)提取材料一中与历史兴趣小组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并说明相关信息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研究课题,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价值及其不足。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人的国族认同呈现混乱状态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是适应新兴的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需要而在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秦始皇把这一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就是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元首制度,第二个环节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政治、军事;第三个环节是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秦始皇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意义。

左侧人物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中之“舜"(垂裙帽、窄袖为胡服特点),右侧为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石棺画像中之“舜”(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

上图是南朝画像砖的托盘人物,前两位男性,后两位是女性。都穿大袖口短上衣,腰间系带,下身都穿挎褶(挎褶是北朝应用最广的服饰)。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简要说明。

(3)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简述两则史料在研究唐代制度变化时的价值。

西汉时期,北方地区城市有1187个,南方地区为391个。唐元和年间北方地区城市数量为806个,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有1176个。北宋时期,中国形成了以汴京、临安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元时期,西藏形成了宣政院、乌思藏宣慰司、十三万户三级管理体制,十三万户府所在地一般都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明成祖时,政府相继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军事重镇,部分军镇后来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城市。明朝后期,全国有40多座大的工商业城市,其中有14个位于今浙江地区,16个位于大运河沿线,10个位于长江沿线。康熙十年,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设治管辖,南疆的农耕经济和商业贸易都有一定的发展,由此带动城市的发展。

——摘编自何一民《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与特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
2024-01-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