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70 道试题
1 . 辩证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或批判)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或批判)思想的进步性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
思想更趋向于实事求是,与________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2)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明清之际的进步(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_______,也未形成完整的________;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_______性质的思想。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022-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7明清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2 . 王安石变法
背景基本原则措施目的结果
(1)北宋中期,形成____局面。
(2)宋仁宗时,____失败。
(3)1069年,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加强国家对________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____的目的富国方面(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青苗法)。
(2)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市易法)
____的同时开辟____王安石变法达到了____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________(保甲法)逐渐恢复“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____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内容作用
富国之法青苗法(1)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增加政府收入
免役法
(募役法)
(1)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时。
(2)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大量田地被清丈出来,增加国家田赋收入
市易法(1)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2)使原归大商人的巨额利润转归国家所有,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许多水利工程,保证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增加
强兵之法保甲法(1)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
(2)寓兵于农,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提供了条件
保马法使马匹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还大大节省了养马费用
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设军器监政府加强对兵器制造的监督和管理,使武器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1)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2)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整顿太学(1)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
(2)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
(3)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是用(1)凡是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2)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2022-12-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3 . “我们共产党人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目前时期,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的协议,成立临时的联合政府;第二个步骤,将来时期,经过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正式的联合政府。”毛泽东作出上述论断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即将结束
C.国共两党重庆谈判D.三大战役胜利在即
2022-12-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领导人再次相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在“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下,借助今后几年发展中国家连续轮值G20峰会的有利条件,协同“金砖+”合作机制,加快合作成果转化。将极大地促进G20全球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根据材料回答全球治理机制变化的背景(     
①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二十国集团积极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这些挑战
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3-01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率先在美洲开发出规模较大的银矿,为了攫取更多财富,西班牙于16世纪下半期占领菲律宾并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同时邻近的中国的手工业品却物美价廉,可以通过转卖美洲来获取巨利,于是菲律宾殖民当局开始大力从事对华转口贸易,又因殖民当局对华人商旅、货物采取保护和优待措施,这促使中国商人纷纷移垦经商,这样一来,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前期由于铜钱分量重,原料价格高,又不便携带;宝钞由于不能兑现且无限量发行,导致其丧失合法地位,使得民间白银买卖迅速发展。明政府不断进行徭役折银征收的改革,至嘉靖时期,盐、茶课已基本折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作为通行的赋役制度推行全国,标志着国家正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直到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才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

——摘编自黄达《金融学》

材料二   1816年,英国通过法案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导致全球长期而持续的白银贬值,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在金本位制度下,银行的发行额要受到自己本身黄金储备的限制,很少出现纸币发行过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保证了英镑的相对稳定。汇率的稳定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方便了英国对外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由于在金本位体制下黄金自由进出口,因此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英格兰银行就会输出黄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抑制国内物价的继续.上扬。但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摘编自陈梁《论近代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后实行金本位制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1225—1274)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人的理性要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因此,法律的特征就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护社会的道德生活。道德生活要求实行私有制,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上帝批准的。他把法律分为四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其中永恒法是最高的法,代表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人法即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它需要服从永恒法、自然法和教会颁布的神法,如果人法与它们相抵触,那么人法将不再是法。材料二︰朱熹从天理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提出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存天理、灭人欲”。对于放纵私欲而不服从教化的人,他主张运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法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纲五常”。朱熹认为,圣人的任务就是“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由此主张以德礼为治国的根本,反对单纯依赖刑罚治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奎那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和朱熹法律思想的异同。
2023-07-16更新 | 6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军力不强,边患又重,但立国却长达300余年,这与士大夫的“共治”意识密不可分。北宋立国之初,太祖有约:“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宋代士大夫的爱国热情也为之高涨,张栽的横渠四句正是他们精神的写照。林大中,登进士第,下车伊始,大修贡院、兴学校、教化百姓。上任不久,“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上级不听,竟辞官而去。吕夷简面对太后的指责,以“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作答。徐侨更是直言宋理宗:陛下耽于享乐,世有扁鹊,将望见而却走矣。南宋亡国前后,史籍所载殉难者中,仅进士出身、官知州以上士大夫就有近百名之多。这种“共治”意识的文化软实力化作南宋军民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和忠君爱国的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何忠礼《论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识》

材料二英国近代文官政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中立的原则,其在两党政治的交替中,为保证资产阶级政策的连续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19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专业文官在政府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官的权力已日益越过政治中立的原则,渗透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出现了文官系统和政府之间,文官系统与议会之间某种程度的“共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高级文官70%左右毕业于牛津、剑桥大学;同一时期,毕业于这两所名校的议员比例也达到了40%左右。英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基指出:他们这些人的思想,或者说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拥有生产工具的人是一样的,他们都代表共同的阶级执行立法和行政。

——摘编自王志刚《英国文官政治中立的历史及现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共治”意识在政治上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治“共治”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宋代与英国近现代“共治”的异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海外“蕃商”涌入中国,他们在元朝享有优良的待遇,尤其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一定的特权,对元朝的统治多有贡献,其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也随之进入中国。这使得元朝统治下一度出现了多种世界性宗教,这些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及各种民间信仰并存,尤以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密切的东南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元朝政府在借鉴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元朝的实际特点与需要,通过政策、法律及统治策略改革进行宗教治理。对于帝国领域内的各种宗教都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对于各类宗教基本都不设禁令。为各宗教设立规章,明确其权限与归属。在树立中央权威的前提下,对各宗教实行“代理人治理”。中央设掌管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宣政院,还通过诸如“提举市舶司”这样的地方职能机关管理来华外国人的宗教争端和相关事宜。

——摘编自王思杰《试论元朝的宗教治理策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宗教治理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宗教治理策略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022-12-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北洋政府正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和被人们遗忘的“半资本主义”,即在新旧冲突与并存、中西碰撞与杂处的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材料意在强调北洋政府时期(     
A.新旧转型与过渡B.舆论环境宽松自由
C.政权更迭很频繁D.专制黑暗分裂格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公报》作为近代著名报刊之一,是了解晚清社会的重要史料,其所刊发的医学广告数量众多,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大公报》医学广告(19021912年)

狮子牌牙粉

“世界上的人……牙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

新器治病

“美医士柏乐文……携有爱克司光电灯一具,凡脏腑内伤、筋骨损折,以此项也灯照之,皆透彻无遗……见者无不诧为神奇云。

戒烟医院

“设戒烟医院总理医务事宜,并遵照政务处章程官制方药……自示之后,无论绅商士庶,均须立志戒烟,到院报名医治,并照章发给丸。”

牛痘疫苗

“批发零卖,格外克己。天津河北大胡同东亚公司大药房。”

西医招徒

“电学医生李察博士近欲招清中国医士一位……如有上等精通西医、善操英语之华人……愿就斯席,即请移玉至李察博士处,面订一切,幸勿迟延。”

华医学堂

“西医诋笑华医也……有鉴于此,特于津门寓第创立华医学堂一区,一以为造就专门之医学,二为扶植华医之道统……”

——摘编自翟凌枫《晚清<大公报>医学广告视野下的西医东渐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
(2)围绕“中国医疗卫生近代化”这一主题,任选两则广告,分别指出其反映的晚清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