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38次组卷 | 1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时”有人说: “功成名就者”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024-03-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861年4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 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诚悦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B.
C.D.
2024-03-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受到高度的重视,农学著作也屡出巨著,在书中最早记载混合选择法和无性杂交嫁接技术的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桑辑要》D.《农政全书》
2024-02-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嵩焘是中国最早的外交使节,他记载的日记起自1855年,止于1891年郭去世前一日,中间缺三段,约39个月,首尾37年。记载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情况,以下是日记整理内容光绪三年正月初四日(1877216日)。日记中郭嵩焘认为英国民风淳朴,知礼有节,即便比照中国士大夫们的“华夷”标准,英国人也不再是什么“夷狄”蛮人。在之后的日记中,郭嵩焘经常用诸如“厚”“平”之类的褒扬词语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的好感。

光绪三年五月初十日(1877620日)。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于英国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他得出如下结论:“此邦格致之学,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憾矣”。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120日)。郭嵩燕等人谈论西方制度,认为西洋“君德”“相业”是中国自古及今从未所闻,而其国政开明、官吏选贤择能、议院服争无隐、政事一乘民意,是“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的结果。据此而感悟:“西洋一隅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中国制度在郭嵩焘心目中,已无复与西洋相较,惟寄望于中国风俗或可随之而变。

——据《郭嵩焘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C.商业资本比较活跃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个外送饮食的酒店伙计形象;《东京梦华录》则记载当时的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抑商政策逐步废除B.城市经济繁荣
C.坊市格局渐趋打破D.自然经济瓦解
2023-01-21更新 | 163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A.稻米的商品化明显B.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3-11-22更新 | 275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所反映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2022-11-19更新 | 647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