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有不同的记述:《联共(布)党史教程》的记述是“起义者很快突破冬宫的防线,冲进了大门,扫荡着士官生。”《震撼世界的十日》的记述则是“冬宫正门两旁的便门尽皆敞开,眼前的这座庞然大物,此刻寂然无声。”这表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无法认识
B.多元史料互证更能接近历史真相
C.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录最为可信
D.只有原始文献可以重现历史真相
2020-02-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
2 .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有人在肯定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的同时,又指出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对农民的严重不公。这些认识说明
A.从不同评价中可以发现真相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D.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资料对1912年全国人口统计的历史记述。据此可推知

A.清末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发展趋势B.文献记载具有较大随意性不足为信
C.1930年初人口统计更接近历史真相D.人口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4 . “大多数的历史都是臆测,剩下来的都是偏见。”那是因为史学家常会有下列哪种倾向?
①历史真相有可能被夸张的事实与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
②有些历史学家为了提高某些信条效度而在史料上有所选择
③历史很难真的客观,史学家一定会有他的主观认识在里面
④历史学家对发生在过往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不一定完整正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献上关于曲辕犁的记载始见于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江东犁。但在陕西三原发现的贞观四年李寿墓中壁画上的牛耕图上,已经有了曲辕犁。这说明
A.曲辕犁在北方更早使用B.文献参考必须多重印证
C.壁画比文献更具可信度D.史料难以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2019-12-06更新 | 767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后来,日本出版的海战史对此的研究结果是:“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思考这一事例可以认识到
A.中方记载比日方叙述更具有史料价值
B.某些历史真相因史料杂乱而无法说清
C.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
D.原始记录和研究文献是史料全部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个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铜“蒸馏器”,经专家鉴定、在该文物中发现了芋头的残留物,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汉代已经可以蒸馏白酒。但一般认为中国最早有关蒸馏酒的蒸馏器的记载出现在元代文献,目前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元以前有蒸馏酒。上述对蒸馏白酒的不同认识说明
A.出土文物是判断真相的决定因素B.历史研究需注意史料的互证
C.不同史料导致历史史实的多样化D.历史事实年代久远难无法断
9 . 如图是西周时的“利”青铜簋及其底部铭文。铭文记载了武王征商之事虽然语言简略但所提“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等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这有助于证明典籍记载的武王征商的真实性。材料说明
A.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B.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C.接近历史真相需要多重证据
D.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
2019-10-10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顾炎武以考据学著称于世。清代乾嘉考据学尊奉顾炎武为清代学术鼻祖。顾炎武注重对历史现实的揭示,但是他揭示历史真相和考订史料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坏之理。这反映出其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