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①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②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③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④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 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影视作品可以作为一手史料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
C.历史认识决定国共两党关系D.优秀影视作品影响历史走向
3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4 . 某学习小组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题收集了下列相关史料,其中最能揭示历史本质的是
A.东北野战军使用的作战地图
B.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照片
C.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新闻报导
D.解放区支前民工口述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报道称:“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一手史料
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可以佐证当时蒋介石具有革命牺牲精神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6 .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武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光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2019-01-30更新 | 853次组卷 | 9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
9 .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
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
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人说,对1949年以后中国史的研究,应“少泡图书馆,多找普通的中国人交谈,他们每个人的嘴边都有一部生动的中国史”。这里他强调的是,现代史研究中
A.应重视口述材料的丰富性和解释历史的多元性
B.相对口述史料,文献、实物史料几乎没有价值
C.图书馆里少有中国当代历史的文献档案等收藏
D.普通老百姓认识当代历史的能力超过史学专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