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8次组卷 | 113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陈独秀对威尔逊的评价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
D.十四点原则原本就是美国试图称霸世界的幌子
2020-10-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图,其中1914—1920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国工业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B.一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
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 .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        ,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应为
A.国民革命B.辛亥革命C.土地革命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019-01-30更新 | 1953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019-01-30更新 | 9872次组卷 | 155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2016年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进。材料中的“上海精神”是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C.积极推动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
D.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模式
8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72次组卷 | 142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文化抉择的出发点。文化和社会现实分不开,它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社会现实来抉择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相应的近代文化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来构建的。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一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观点明确,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事迹简表

1360年出生于当时称为应天府的南京,为朱元璋第四子。
1380年以燕王身份坐镇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军事活动。
1402年经三年的“靖难之役”,是年率军攻进南京,夺取皇位。大肆搜捕、镇压拒绝效忠的官员和士子。次年正式登基,改北平为北京。
1406年下诏筹建北京宫殿,以作迁都的准备。
1410年以北京为基地第一次亲征蒙古。
1414年第二次亲征蒙古。
1421年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1424年死于第五次亲征蒙古的会师途中。

——据《明史·本纪》整理

材料二   明清故宫平面示意图(局部)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故宫的布局特色,分析军机处选址在图中所示位置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