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63次组卷 | 135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削弱,唯独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据资料显示,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这种一枝独秀的压倒优势,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材料二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加上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容易向着共同的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同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其他区域性组织或集团的发展相比,当它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培养成员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认同感时,欧洲国家的共性似乎就成为它们走向联合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为了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指出“欧洲国家的共性”有哪些?二战以来欧洲在经济方面走向联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0-10-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牙商是中国旧时商业活动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的居间商人。明有官牙、私牙之别。到近代,牙商发展为“买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买办”简而言之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职业,他们同外商订立契约,交纳保证金,以外商名义和华商做生意。自清末诞生之日起,买办这个特殊群体即饱受非议。其后世形象,可谓大起大落。

时间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晚清时林则徐“买办等本系汉奸”
1920年陈独秀“所谓中国资本家都直接或间接是外国资本家的买办,只能帮着外国资本家来掠夺中国人,只希望他们发达起来能够抵制外国资本家,能够保全中国独立,再过一两世纪也没有希望”。
1923年马寅初(经济学家)“中外通商,语言不同,习惯各异,不得一能代表两方意思者,介于其间,欲求交易之成,必不可得”,但买办制度“害多利少”。
1980年汪熙《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梁和得力的帮凶”,但“买办所参的推销洋货,收购土产的活动震撼了中国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顽固结构”“买办积累转化为民族资本是违背外国资本意志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2000年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2014年聂好春《买办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买办是新的生产关系的建设者和旧的生产关系的破坏者”“买办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买办是商界精英和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的主干力量”“买办是近代商会的中坚”。

请回答: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现代对买办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解读。(要求:解读充分,表述清晰完整。)
2020-10-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恩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B.增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
C.加强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D.使世界市场得以基本形成
5 .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贵族政治的影响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0-10-27更新 | 222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读表,下列相关作者的叙述最可靠的是

A.《高祖、太宗实录》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李世民是李建成的兄弟,对李建成更加了解
B.《旧唐书》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五代距唐不远,刘昫、张昭远与李氏兄弟没有利益关系
C.《资治通鉴》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司马光是大学者,是著名的史学家,治史态度严谨
D.温大雅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他是事件亲历者,且与李建成、李世民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10-26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B.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C.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根据近代以来后发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如下一组命题

1.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2.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3.一个国家愈落后就愈需要强调权力集中,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运作,建立威权主义政府;

4.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评析材料中的命题(就任意一点表示赞同或反对,也可以另有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