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92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推断邓小平讲话的国际,国内背景。用史实说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020-08-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中西方文化也不断地冲突碰撞与交流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

——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背景。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提出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三个阶段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及其实践活动有哪些?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变呈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2020-11-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组唐代《挥扇仕女图》邮票。票面上的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活动场景,浓丽的着色,头发的勾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
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以形写神,诗画合一
C.情景再现,形象生动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始秦戎瞿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商鞅变法中获得的启示。

5 . 材料 汉代教育领域的改革

汉初汉延秦制,于诸子百家各立博士,其数多至数十人。朝廷所崇信的学术,黄老之外,便是申韩,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重视
汉文帝时采纳贾谊的主张,以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儒家思想才渐渐抬头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增置五经博士,形成儒家独尊的局面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50人,以受经术,期限为1年。弟子员主要选自民间18岁以上的子弟。毕业后,能通一经以上的可补“文学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汉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发展教育的政治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以前,列宁设想俄国能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一路高歌猛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现实给了列宁“当头棒喝”,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给俄国带来想象中的社会主义的“美妙图景”。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正经历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经济崩溃、农民破产、人心不稳,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苏维埃政权摇摇欲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出路”在哪里?在亲自去各地农村调研之后,列宁紧急叫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闪亮登场,提出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摘编自尹惠娟《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方法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根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不同情况以及利用、限制、改造的需要,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摘编自张焕新《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相似之处,并简析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意义。
7 . 在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现代化,以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全球共享发展的理念。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国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的并收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

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期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国家。

——摘编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唐太宗时期,规定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七十以上及废疾,既不任徒役”。唐太宗奖励那些孝义之家,为高龄老人配侍丁。当巡幸某地,或碰上遇甘雨、谒献陵等重要事件时,他还会赏赐弱势群体。五代以后,贞观时期开创的唐朝社会保障措施大多留存下来。

——摘编自赵克尧等《唐太宗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保障弱势群体的举措所体现的传统思想及作用。

材料三 北宋时期政府还关心人员聚集的监狱的卫生情况从景德三年(1006)起,每年暑热难当时,便进行虑囚,以避免牢狱疾病疫情流行。宋代设立翰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并设置了太医局、惠民局、方剂局、药局等专门机构,主管政府的医学教育和药材经营。到了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使宋朝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大量刊行医书,向各州县推广,宣传预防、医治疫病的知识。北宋成平三年六月,宋太宗“以两浙灾疫,深所轸念,命三馆检讨灵迹以闻。于是,遣使遍祭其山川祠庙,为民祈福”。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中央下诏说:“访闻近日在京军民,难得医药,令开封府体访”。北宋末年政府开始对安济坊进行管理由国家拨发安济坊每年所需的钱米医药。北宋时曾巩在评论开仓赈济时说:“至于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辩察之烦,措置一差,皆足致弊。又群而处之,气久蒸薄,必生疾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对疫病防疫的具体措施及产生的背景。
2020-07-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材料   薛岳(1896——1998),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参与围剿红军。淞沪会战爆发后,薛岳主动请缨抗日,指挥过多次对日军的大规模会战。1938年6月,日本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兵分多路围攻武汉,武汉会战爆发。会战期间,薛岳抓住有利时机,在江西北部的万家岭地区巧设口袋阵,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一万余人,并俘获三百余人。万家岭大捷被誉为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1939-1942年,他先后指挥三次长沙会战,采用天炉战法打退日军的疯狂进犯,大量歼敌,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主政湖南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工作,使湖南成为了大后方的坚强壁垒和物质供应基地。1946年6月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部向解放区进攻,后败退至台湾。

——据《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家岭大捷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薛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末,梁启超持“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认为治天下当以儒学为主、科学为辅;20世纪初,他则坚持“科学万能”主义,以科学评判儒学;20世纪20年代,他又认为儒学以人生问题为旨趣而科学以客观知识为归宿,二者不可相互取代。梁启超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
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B.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
C.“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D.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2020-06-21更新 | 697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美苏核均势下苏联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形势,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决定重整军备,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强调利用高科技竞赛向苏联施加竞争成本和压力,彻底消除苏联的核威胁,改善恶化的美苏战略平衡状况,实现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威慑。从长远来看,这一计划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由“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安全”的重大转变。在里根总统第一个任期结束时,美国初步建立了积极的防御体系,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该计划发展太空防御系统的要求,推动了美国诸多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而巨大的竞争成本消耗使苏联在冷战后期陷入严重困境,间接引发了世界政治社会剧变。

——摘编自刘磊《“战略防御计划”的提出与里根政府朝野的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战略防御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里根“战略防御计划”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