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成书于公元前9世纪以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情,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这说明
A.神学对古希腊历史影响深远B.人文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C.反对教会的统治任重而道远D.神学思想禁锢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狄德罗曾说:“诗需要一些壮大的,野蛮的、粗犷的气魄,想象力被伤心惨目的景象所激动”;“只有具有强烈情感和天才的诗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诗”。这反映出狄德罗的言论
A.具有强烈的反理性色彩B.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
C.通过现实主义勾画未来D.把启蒙运动推向顶峰
2020-02-20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2(天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下列有关苏轼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说理②以诗入画,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③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行书名世④概括山水画“诗画本一律”的特点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的中国画是(  )
A.诗画同源的世俗风情画B.追求道德规范的人物画
C.类型多样的工笔花鸟画D.崇尚自然的文人山水画
2020-05-07更新 | 9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3(海南)
5 .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已深入人心B.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
C.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理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020-02-02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2月第01期(考点01-07)
6 . 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评述说,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画,开始打破了诗与画的界限,突出其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带有浓郁的文人雅趣的意味,创造出有别于一般画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该评述表明王维
A.是唐最负盛名的诗人B.开后世文人画之先河
C.追求景物的逼真摹写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
8 . 近代杂志《美术生活》(第16期,1935年7月)有诗曰:“身上旗袍绫罗做,最最要紧配称身。玉臂呈露够眼热,肥臀摇摆足销魂。赤足算是时新鲜,足踏皮鞋要高跟。”该诗从一个侧面说明改良后的旗袍
①具有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特点   ②呈现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趋势
③迎合了当时新潮女姓的审美情趣   ④成为女姓的普遍选择和日常着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6-02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24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诗意在
A.赞美池塘优美的风景B.强调书法取法于自然
C.克制欲望来探究天理D.借自然现象说明事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020-04-2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4特点、特征类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