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2019-05-02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26次组卷 | 54卷引用: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277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40宋明理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
A.崇富重利思想盛行
B.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市井文学成为主流
D.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
2019-03-18更新 | 62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耳,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订婚丧礼,力求简约,“其俗至今守之”。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货”……万历十八年(1590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世贞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世贞的为官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2019-06-08更新 | 6710次组卷 | 89卷引用: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
7 . 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直脍炙人口。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B.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9-07-1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06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时期,东南各地陆续出现类似里甲银制度的改革。如天顺年间浙江的“均平银”(又称“甲首钱”),成化年间广东的“均平银”,成化、弘治之际福建的“纲银”法,正德以前江西出现的“板榜银”以及行于南直隶各府的“直日银”,等等。这些改革虽名称各异,但有其共同点:一是将原来由里甲承担的力役部分摊于田地,折银征收;二是官府征银后雇人应役,并支应上供物料及里甲多种支费;三是里甲人户除里长依然应役外,其余甲首不再应役。广东名儒陈献章有诗赞新会知县丁积的“均平钱”法:“长官愿似丁明府,甲首终岁不到衙。”甲首终岁不到衙,这意味着里甲改革,通过征收白银,使全国约有10%的甲首即普通农户从十年一轮的正役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里甲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甲银改革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04-19更新 | 2979次组卷 | 46卷引用: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雅典的建筑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雅典;它的内部兴起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据此可知,当时希腊
A.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
B.民主政治宽松的环境
C.宗教信仰观念的淡化
D.人文主义个性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