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抗击新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
2020-04-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历史学术热点与时政历史透析-专题02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打响武汉战“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020-09-26更新 | 95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成书于公元前9世纪以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情,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这说明
A.神学对古希腊历史影响深远B.人文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C.反对教会的统治任重而道远D.神学思想禁锢社会进步
4 . 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由此,一个声势浩大的“采风运动”在全国迅速掀起来。下列民歌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B.挥舞钢钎当红笔,豪情更比钢水急,满天钢花满天诗,献给领袖毛主席
C.吃饭不要钱,想了几千年,如今实现了,快活似神仙
D.(凤阳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5 . 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0-04-24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1背景类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炼而纯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郭沫若1937年诗中的“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一句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
A.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且引领了政局的走向
B.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
D.抗战所激发的民族精神超越了党派与时代的限制
2019-08-08更新 | 36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甲午战争后。除了出现“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界革命”口号外,中国还出现“军国民教育”“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据此判断,当时
A.资产阶级推动了政治变革
B.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C.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已完成
D.资产阶级新思想迅速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26次组卷 | 54卷引用: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277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40宋明理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