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关中地区人口在全国总人口(户数)所占比例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唐杰等《中国古代核心城市变迁与雄安新区》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的英商、俄商建砖茶厂,雇佣了大量周边农村的农民。洋务运动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多采取这种方式获得劳动力。甲午战争后,各地开始兴建专门技术学校。清末废科举,新式学.校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城市因此成为思想知识青年汇聚之地。民国初年,许多民营工厂的工人从外省农村招募而来。当民营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便以零星的方式补充所需员工。这些新补充的员工多靠已在城市立足的亲友、同乡的介绍,寻求谋生之处。而企业也特别强调这种介绍的作用,以便管理。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

材料三   1985—1990年我国农村迁出人口为2130.11万人,占迁出总人口的62.48%。这些农村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入城市,占比为78.48%,其中选择迁向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为364.85万人。随后该数据逐年增加,在2005~2010年增长到3534.55万人,20年间增长了8.7倍。三大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比例也相应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30%提高到65%左右。

——摘编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宋代关中地区户数变化的趋势,分析影响这一时期户数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020-06-2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年份工科农科医学师范文科理科政法财经体育艺术人数
194918.720 918.45.89.822.63.82272
195653.510 67.215.35.05.11.11.20.40.622322

A.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B.符合了工业化初步建立的具体国情
C.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3 . 下表反映的是南京国民政府1933-1936年度田赋与主要工商税预算比较。表格数据说明当时
A.农业产值较快增长B.工商业赋税负担较为沉重
C.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日本侵华阻碍工业化进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要求:阶段明确,解释合理,表述清晰)
2020-06-1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的完成情况表
原煤机床棉布
1957年产量535万吨1.31亿吨193亿度2.8万台50.6亿尺
与1952年相比增产近3倍增长98%增长164%增产17.7倍增长33%

该数据表明我国
A.主要依靠苏联援助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国民经济全面恢复D.“工业化”战略成效显著
2020-06-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振声,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他从小学习勤奋用功,后考入山东农学院。1956年,李振声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大西北远离都市的偏僻小镇——陕西杨陵从事小麦研究。当年,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小麦甚至绝收。李振声下定决心,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20多年以来,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李振声团队系统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20多年以来,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李振声团队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引起了世界遗传学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末,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人口多,自产粮食不够吃、给世界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2005年4月,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李振声通过大量的数据驳斤西方国家的观点,使国际上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担忧解除。从2003年以来,李振声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进行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连续10年粮食增长,产量突破万亿斤大关。李振声因在小麦研究领域的贡献,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周跃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家李振声取得农业科研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科学家李振声的功绩。
7 . 下表反映的是南京国民政府1933~1936年度田赋与主要工商税预算比较。表格数据说明当时
年度田赋比重主要工商税比重
193311.0%89.0%
193410.2%89.8%
1935 12.5%87.5%
193620.4%79.6%

A.农业产值较快增长B.工商业赋税负担较为沉重
C.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日本侵华阻碍工业化进程,
8 . 下表为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804-1836年)。以下数据最能表明英国
时间总额(*1000英镑)制成品(%)粮食(%)原料(%)
1804-1806年506193.442.454.2
1814-1816年647411.142.656.3
1824-1826年569751.636.162.3
1834-1836年702652.729.467.9

A.原料短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短板B.进口增加导致对外贸易入超
C.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D.殖民掠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2020-12-02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湖南师大附属五雅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材料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哥白尼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他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年《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贞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来看一组驻扎在海外基地的英国战舰数量变化的数据:1792年为54艘,1817年为63艘,1836年为104艘,1848年为129艘。以1848年为例,其中有31艘战舰部署在地中海,25艘战舰部署在东印度及中国的基地,27艘战舰在非洲西海岸打击奴隶贩子,14艘战舰在南美洲东南海岸保护商业利益,12艘战舰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随时巡逻,35艘战舰部署在英国周边海域…1897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庆典”上出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部队,以超强的阵容集结在斯匹特海德,只为了给这个国家的女王做专门的庆祝。超过165艘的英国战船,其中包括21艘一级战列舰、54艘巡洋舰…

到了19世纪末,新海军至上主义兴起,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海上力量迅速扩张。由于美国、智利、阿根廷海军的崛起,英国规队之前在北美一西印度群岛地区所拥有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在北美它们已经被美国舰队“完全远远地超过”,而在西印度群岛它们比三支海军中的任何一支都弱。在美洲的东南海岸,英国的舰队也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舰队。之前在中国地区拥有的主导权已经转移给了日本。在1889年还远远强于法俄联合海军的英国舰队10年之后却“几乎不是他们的对手”。

1883年,英国的战列舰数量几乎和这些国家(法德俄意美日)战列舰数量的总和相当,即38对40。然而,14年后,这种比例已经被严重打破,变成62对96。…1901年,英国在中国海域拥有4艘一级战列舰和16艘巡洋舰。俄国法国联合海军则(在中国海域)拥有7艘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0艘巡洋舰。……到1919年,(海军)主导权已经偏向美国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不得不放弃在远东的诸多利益。到1939年9月其在中国地区的兵力仅剩4艘巡洋舰、1艘鹰号航空母舰、1支驱逐舰中队。

——摘编自熊显华《海权简史一海权与大国兴衰》


(1)依据材料结合史实,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舰数量的激增说明了什么?
(2)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分析指出19世纪末以后英国海权衰落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