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剪纸作品。

图2:2014年3月21日世界首套夏绣特种邮票《民间传说——牛郞织女》作品首次将邮票与江西新余市特有的手工夏布刺绣艺术完美结合,填补了世界邮票收藏史上的空白,属中国首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种经济形态有何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请合理地推测一下,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材料二下列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以金属冶炼的文物图片。



(4)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史书记载:罗马共和国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


(5)依据材料三,为什么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比罗马共和国士兵所使用的更锐利坚硬?

材料四材料(1)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2)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3)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材



(6)结合材料(1)、(2),提炼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7)阅读材料(3),从《苏州丝织业手工工场》图中提取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0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极大惊喜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鉴古可以知今”,这对我们或许有些启示。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材料二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一名游客在涠洲岛滴水丹屏沙滩枯



死的木麻黄树桩旁经过(2008年8月27日摄)

纵深数十米的海滩变成了水域,高大的木麻黄树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没……北部湾最大的岛屿广西涠洲岛日渐被海水吞噬的景象触目惊心。据悉,气候变暖被认为是海岛部分陆地渐被海水吞噬的原因。

——新华社


请回答:
(2)指出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名称及最主要的标志。
(3)据材料三和你周边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0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人基本不再有反抗。最具反抗的形象,被认为是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其实他并无反抗的言行,不过是以冷漠对抗世界而成为英雄。材料反映出
A.该现象出现于浪漫主义文学时期B.塑造历史英雄是作家的追求
C.局外人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风貌D.时人对于未来的无助与失望
2022-03-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不仅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研究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发展和中国人服饰的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中国布缕之征,惟丝、枲(枲,xǐ,指麻类植物的纤维)二者而已,今世则又加以木绵焉。……《元史》种植之制,丁岁种桑杂果,亦不及木绵,则是元以前未始以为贡赋也。……至我朝(明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随着棉植业的发展,中原的河南、山东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两大重要的产棉区,后者还成了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在松江,“中产以下,日织一小布以供食。虽大家不自亲,而督率女伴,未尝不勤”。松江生产的棉织品有标布、扣布、稀布、番布、药斑布、中机布、小布、三梭布、龙墩布、云布、飞花布、浆纱布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858年,密切尔(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在报告中称:“沿海城市里一部分富裕阶层穿用我们的布匹,在夏天,为的是节省丝绸与绉纱;在冬天,则加上棉絮,节省皮衣和厚重的缎子。商店的账房先生和店员穿用我们的布匹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洋布比同等的土布好染色而显得光彩。……富裕阶层之所以穿洋布,也不是因为洋布好,而是因为做起所需衣服来,碰巧洋布比他们的土布便宜罢了。”1884年九江海关报告:“手工织品要出较高的价钱,这种情况常常使得穷苦阶层的人必须买用那比较起来并不耐穿的进口货。”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棉纺织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洋布消费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和近代民众衣料变化的异同。
2022-03-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高达66亿卢布的援助,相当于16.5亿美元。另外,在苏联的带领下,东欧各国向中国提供的技术设备援助共计30.8亿卢布(7.7亿美元),在能源、冶金、机械、化学和国防工业领域,陆续展开了“156项”重点工程。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行为
A.优化了中国工业的整体布局B.利于扩大中国企业经营自主权
C.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优化D.加速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2022-03-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据此可知在党员干部管理问题上,我们坚持
A.公务员制度建设B.媒体监督干部C.党管干部原则D.群众监督干部
7 . 旧石器时代盛行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等,新石器时代盛行磨制石器,常见的有斧、刀、镰、犁等。这变化反映了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早期生产工具受自然条件限制B.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已发展成熟D.早期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8 . 关于文物东汉铜奔马的命名,史学界长期有争议。以下是部分命名及依据,据此可知
命名依据
铜奔马文物部门依据材质和外形命名。
马踏飞燕1971年郭沫若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起了既形象又好听的名字—马踏飞燕,后被旅游部门广泛使用。
马超龙雀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1983年官方文件称为“马超龙雀”。

A.经过考证的命名更有利于传播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
C.历史解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D.综合多种依据即可还原历史真相
9 . 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单位:元)。由此可知,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的变化
A.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B.降低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
C.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旨在均衡不同阶层的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793年,一位年轻的雅各宾派士兵在给他的母亲的信、中写道:“当祖国召唤我们去保卫她时,我们应该冲到她跟前。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祖国。”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法国革命增强了民众的国家意识B.法国的民族意识根植于社会变革
C.雅各宾派强调民众对国家的忠诚D.法国大革命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