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包括: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各国对世界性经济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这些决议反映出
A.世界各国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识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诉求的趋同
C.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主权与安全的努力
D.联合国成为新兴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言人
2 . 如图是位于成都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于民国三十一年颁发给医学院张仲扬同学的毕业证书,同时授予其医学学士学位。对该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可以折射出中国教育生活的日益近代化
B.有助于研究抗战时期四川高等教育状况
C.证明了抗战爆发迫使中国东部学校大量西迁
D.揭示了西式教育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3 . 1951 年3月起,新中国开始对职工实行劳动保险; 1952 年7月,全国各级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53年春,各私立学校的教职工与高校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这些政策
A.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B.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特征
C.揭示国民经济成分重大改变D.加快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开展
4 .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鲜明地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原则,从君臣理论到重要制度都相当具体地开始形成了一整套思想。这反映了他们
A.促进了中国社会成功转型B.揭开了欧洲启蒙运动序幕
C.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5 . 1905年,慈禧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回国后,载泽向慈禧阐明了立宪的三大好处“一是确保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施
A.维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为革命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易中天评价中国隋唐时期某一制度“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这一制度
A.分权制衡保障了民主B.分散相权又制约皇权
C.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D.设立中朝阻碍君主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废除过去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按姓名、年龄、籍贯、财富等载入户籍,所有人通通是国君的臣民,称为“编户齐民”,给国家征派租赋徭役提供保障。“编户齐民”制度
A.巩固了西周政治体制B.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
C.增强了政府组织能力D.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主要是两次重大的“变身"决定了西方今天的世界地位。第一次变身,是在1618 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完成的。经过这场长达三十年之久、血腥惨烈的多方混战,西方国家从宗教共同体变身成为了民族共同体……第二次变身,则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主导的“泛美利坚和平"之下,西方国家从政治共同体变身成为了经济共同体。在这样一个理解框架中考察中国,可以看到,中国实际上也先后完成了这两次变身,但用了远比西方短得多的时间。大体上,第一次变身是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中国的最终实现;第二次变身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今日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简言之,如果说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只有两条硬道理:第一个是“问题不在宗教,而在民族!", 第二个是“问题不在政治,而在经济! ”。那么,西方做对了,中国也都做对了。而相比较而言, 中国花了小得多的代价。

——摘自文扬《从世界近代史看中国的成功》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的》,从法理上终结了英美两国在华获得的一切特权;同年,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文献的形式,确认中国领土完整:1945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筹建的全过程,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这一系列事件表明
A.中国在抗战时努力塑造大国形象B.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拥有国际法依据
C.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崛起的转折点D.中国方案逐渐得到世界大国认同
10 .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携“Science”一词初来中国时,明末徐光启借用古汉语中的“格致”为其命名。一直到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基本沿用前人的“格致”一词来称呼“Science”。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像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nce”过渡到“科学”的彼岸。这一过程体现了(     
A.中体西用B.西学东渐C.西学中源D.中西同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