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5 道试题
1 . 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方式侵略印度,如设立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国内割据局面、种植并走私鸦片等。英国上述措施客观上对印度社会的进步作用是(     
A.加剧了印度社会的殖民地化B.使印度丧失了大量社会财富
C.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D.维护了印度社会的长期稳定
2023-06-13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位俄国随军记者在战地日记中描述当时北京的悲惨情景:帝王的伟大京都一半已被破坏和焚烧,已被躏糟得不像样子了,简直像一切都死绝了一样。使馆街两旁残存着一垛垛废墟,一堆堆石头,灰烬、垃圾和脏物遍地皆。中国人的尸体,一个挨一个地杂陈在马路上。到处乱丢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材料中的情景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D.中法战争期间
3 .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通过讲述南美地区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家族第二代的奥雷良诺目睹了国家独立后政府的种种丑行,于是加入了反政府的自由党,他的理想是推翻拉美各国的独裁政权,建立自由的社会。造成拉美国家此种局面的原因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独立后的政局动荡D.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4 . 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曾说:“为我患者,日本其小小耳”,然“以中国之力,拒泰西中国则不足,拒日本一国则有余”。材料表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对后来发生的中日之战
A.有正确的认识B.缺乏正确认识C.采取妥协态度D.积极准备迎战
5 . 有学者指出,尽管它在苏联工业化、都市化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压制社会和人性的本质,它无法完成把俄国建设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无法解决苏联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耗尽了所有的潜力而走到了尽头。该学者指出了苏联解体的(     
A.政策性因素B.国际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D.制度性因素
6 .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在苏联军民的抵抗下,突然惊慌失措,因为“被当作追击对象的失利的敌人,反而变得威严可怕、坚不可摧”;对挺过轰炸奋起反击的苏军来说,则开始“瓦解敌人的那个整体,感觉到了包容着必胜信心的自己的整体正在形成”。这说明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德军被围士气低落B.苏联军民必胜的战斗意志
C.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D.最高决策层抓住时机进行反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哥伦布(1452~1506年)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城,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而意大利又是这场社会大变革的中心,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塑造出来的哥伦布也具有既渴望发财又敢于冒险的性格。这说明推动哥伦布进行远洋探险的重要原因是(     
A.对金银财富的需求B.航海技术的进步
C.西班牙王室的支持D.人文主义的推动
8 . 在古代雅典的村社中,每个公民都要参加村社大会,讨论村社大事,包括财务领域的财政预算和收支、调节公民之间的普通纠纷等具体事务。这反映出
A.城邦授予村社行政权B.村社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C.公民参政积极性较高D.雅典政务逐渐下移的趋势
9 . 王文素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中将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措施,依据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类。这体现了
1赈给粮食、银钱、布帛、耕牛
2赈贷﹐如赈贷种子和口粮
3赈粜,国家把掌握的粮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灾民
4躅(juan)免、缓征赋税
5对流民的救济保障

A.救灾手段的多样性特征B.政府与民间合力救助
C.救灾对象单一性的特征D.宗族内部的自我救助
10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成为大部分土地的实际所有者,而诸侯王通过“授田”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同时将赋税徭役的责任一并强制性地“授”予农民。诸侯这一做法
A.标志着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确立了四民社会的基本框架D.确保了国家财税收入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