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既要负责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又要担负经济管理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工作变得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香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强烈不满,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1855年,英国首相面对强大的压力,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其它国家学习英国文官制度并结合本国实际,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对科举制有一定的批判和继承。但是,考试与任用在实际上是相互脱轨的,无法实现所有的文官都经由考试合格才任用的设想,不乏任人唯亲的现象存在。孙中山先生创立的考试独立权、任用制度,也可以被视为我国近代文官制度之开端。不过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由于在民国时期的军治和党治色彩浓烈,经过一般程序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入职后还要进行学习,俸金远要比非考试合格途径上来的待遇低,这样以来就大大降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

——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文官制度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西周形势图

图2秦朝形势图

图3元朝形势图(1330年)

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根据如表可知,当时
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
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
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
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
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

A.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独立工业体系B.钢铁业发展得益于有利国际环境
C.南京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收效甚大D.中国民族工业积极争夺国际市场
2021-09-1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原料成本高低会影响洋纱输入数量B.上海地区思想解放程度滞后
C.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受西方侵略影响D.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快速发展
2021-09-1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的主导地位B.反映了地方治理的重大变革
C.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
6 .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D.社会处于持续稳定的状态
2021-09-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在晚清时期“儒家学说从一直是无可怀疑的信仰中心,变成其基本特征是可疑的和有争议的一种思想体系。”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师夷长技思想的冲击B.洋务派主张的推动
C.维新变法思想的提出D.新文化运动的批判
9 . 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
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有力提升北宋政府的行政效率D.助长了改革与创新的政治风气
10 . 如图为唐代文学家地理集中分布图。由此可推知,唐代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长江流域盛产人才
C.科举制影响尚文风气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21-09-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