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
2021-10-23更新 | 90次组卷 | 6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业B.水运业C.运输业D.电报通信业
2021-06-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228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军事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兵变。起事者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表达了全俄特别是农民对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苏俄政府没有与起事者进行过妥协性谈判。38日,苏俄政府军队正式开始向喀琅施塔得发动进攻,经过多次推迟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也在这一天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收取代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在严厉镇压起事者的同时,俄共(布)还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责令立即解散一切不论何种政纲组成的小集团,以争取最大限度的党内团结。318日,政府军队最终攻陷喀琅施塔得,镇压了叛乱。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应对喀琅施塔得叛乱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
2021-06-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192910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

——秦义虎《金融的历史》

材料二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的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1/4。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展。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行动,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而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趑趄不前。在他执政期间,危机更趋严重,社会混乱,人心惶惶,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有制度丧失了信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19335月,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族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族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并比较胡佛、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困难家族”较多的原因,并分析美国社会救济的举措和特点。
5 .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6 . 列宁认识到:“在经济战线上……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了这次“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D.粮食税的征收
7 .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对苏联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改革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据此推断这位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8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2019-09-1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是
A.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禁止自由贸易
10 .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B.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C.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2019-05-14更新 | 375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