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
时代赋役制度
唐前期(     A.摊丁入亩
唐后期(     B.租庸调制
明朝(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康熙(     D.两税法
清雍正(     E.一条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F.废除农业税

(1)将下表中的各项赋役制度与时代相对应。
(2)由上述赋役制度的变革,概括其发展趋势。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50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自200611日起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50多年来农业税所占财政收入比例不断下降的原因。
2 . 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各自举出一例
2021-10-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按时间顺序,对上述图片所示中外交往内容排序(填字母)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021-10-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上述图片所示内容中,可用作探究中外交往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填字母)。
2021-10-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上海的两次“开放”近代以来,上海先后经历了两次“开放”,城市地位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材料一   开埠后不久,时人观察到:“(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等同)。”“民生日盛,生计日繁,金山银穴,区区草县,名震天下。”五十年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平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1850年,上海的出口商品中,蚕丝占51%,茶叶占46%;1860年,蚕丝占66%,茶叶占28%。1892年,英国驻沪领事指出:在中国向外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

——引自周武《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转变为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但因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长期形成的对外贸易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70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上海由此迎来了又一次开放的大潮。

年份上海开放大事记
1978上海开辟至澳大利亚远洋运输航线,打破了我国集装箱运输零的记录。
1980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
1990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1中央提出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006上海港成为世界最大的货运港口。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成为展示中国发展巨变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平台。
2013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8上海推出“扩大开放100条”;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开埠给上海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上海第二次开放的背景和成果。
(3)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两次的“开放”?
2021-08-1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工业革命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革命开启的,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多样性。

材料一: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全球性拓展铁路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曼切斯特,此后迅即向世界拓展,包括中国的上海。



问题: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三次工业革命”时间轴。
A.        B.        C.        D.        E.        F.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铁路在两地的出现有哪些差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曼切斯特和上海两地间对待工业革命成果的不同态度。
(3)18—19世纪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4)依据所学,简述19世纪60、70年代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的大致路线。
2019-10-1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