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实现民族振兴,也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某杂志要办一期纪念改革开放特刊,请完成下列内容框架设计。(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世界贸易组织B.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E.十一届三中全会F.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版块一、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________召开。
版块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农村:实行________。
城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版块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初步开放:1980年起,试办________。
深入开放:1990年起,开发开放________。
版块四、融入全球化的大潮1991年,中国加入________。
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版块五、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百姓的衣食住行。
(2)不同史料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不同侧面,将下列史料与其研究方向对应。(将图片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若要研究版块二,最合适的是________。
②若要研究版块三,最合适的是________。
③若要研究版块五,最合适的是________。
(3)请简要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看法。
2022-04-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考)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中的“印第安人”

自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就开始与印第安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直至当下,印第安人问题经常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材料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险之后,“始祖移民”(第一批来到美洲的欧洲移民)在普利茅斯港口选了一块陆地定居下来。不幸的是,他们到那的时间是12月,他们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然而,印第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印第安人为他们提供食物,教他们种植粮食。天气转暖的时候,殖民者们开始种植粮食、钓鱼、打猎,并为冬天做准备。在收获了第一季庄稼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印第安朋友庆祝了第一个感恩节。

——美国历史教科书《美国的传统》(1984年版)

材料二   我们这些人拿着枪,听听没有人,就进入了房子,结果发现屋里的人都走了。水手们拿了一些东西,但没敢久留……我们进入了一个叫“谷物山”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先前也发现过谷物。我们开始刨地,结果挖出了更多的粮食……要不是我们遇见了一些可能会骚扰我们的印第安人,我们怎么会发现它们呢?……次日早晨,我们发现了一个像坟墓的地方。我们决定挖掘看个究竟。我们先发现了一个垫子,下面是一个做工精致的弓箭……我们还发现了碗、盘子、碟子之类的东西。我们挑了一些好的带走,然后把尸体给盖上了。

——“五月花号”一个殖民者的航海日志(17世纪20年代初)要不是上帝对本地居民还稍有偏爱的话,这地方大部分地区,大约300英里以内的地方都会有继续蔓延的天花病毒恣意肆虐……那些继续留在我们一边,置身于我们的保护之下的(印第安)人总共不到50个。

——马萨诸塞总督约翰·温斯洛普1634年给朋友的信

材料三   今天是你们的庆祝时刻,而不是我们的庆祝时刻。带着一颗沉重的心,我想到了我们的人所遭遇的那些事情……“始祖移民”们先是在科德角海滨探寻了4天,之后开始劫掠我们的祖坟,偷盗我们祖辈们的玉米、小麦和大豆……马萨索伊特,这位万帕诺亚格人(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的伟大首领,对这些事情是知道的。然而,他和他的族人依然欢迎这些殖民者,并和他们做朋友……他们不可能知道……再过50年,万帕诺亚格人……及其他与这些殖民者为邻的印第安人将死于他们的枪口之下,或因染上他们带来的疾病身亡……今天,尽管我们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我们的语言几乎消亡,但是我们万帕诺亚格人仍行走在马萨诸塞的土地上。

——1970年印第安人代表为庆祝“始祖移民”登陆350周年仪式准备讲稿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对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关系描述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上述三则史料对研究欧洲人到达美洲时殖民者与印第安人关系的价值。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对殖民者与印第安人关系的不同记忆和书写。
2022-05-06更新 | 227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2018年是其公开发表的:
A.150周年
B.160周年
C.170周年
D.180周年
2018-04-1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卷专用)-一轮巩固卷10
4 .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建国初为纪念近现代各时期的革命英雄而建立。其设计也颇具匠心与历史底蕴。

观察角度一:题词;纪念碑正面由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背面由毛泽东撰写碑文,周恩来题写(写于1949 年):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观察角度二: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腰部,分别镶嵌八幅巨型浮雕,生动而概括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革命斗争史。


(1)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三个时间尺度,分别代表哪三个历史时期?
(2)请将以上四图按时间顺序插入其它四幅浮雕标题所呈现的时序中。

(3)以上四图所反映的革命运动,以反清作为革命目标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4)以上四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5)由于纪念碑奠基于 1949 年,未能反映 1949 年之后的“人民英雄”。如果要设计一幅反映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英雄”的浮雕,你会选择什么图案?请具体说明理由。
2024-04-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抗日战争

材料一   1927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后,提出《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与日本“有重大的利害关系”,纲领还表示,日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维护并进一步扩张其在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的权益。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实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30年代加紧侵华的原因。
(2)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的时间问题有“十四年说”和“八年说”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3)据材料二,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民“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845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5)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6 . 光辉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1)以下是某校集邮小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收集的邮票,请依据邮票画面反映的史事发生地填入中国轮廓图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中共一大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C.中共七代大会纪念D.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以下是某同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会议”为主题整理的历史图片,请与下列的图片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颁布《共同纲领》。
②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为新中国融入战后国际社会打开了新局面。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⑤停止“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⑥明确党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需要。
(3)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2-06-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来克星顿枪声”的真相

1775419日,在波士顿近郊来克星顿,英军与武装村民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但关于冲突的细节叙事,一直存在着争议。

材料一   19日,两点钟,我们来到来克星顿镇。听说有几百人在那里聚集反抗我们。五点钟,到镇绿地公园,看到大约二到三百人在集结。我们继续前进,并未想要主动攻击。一旦接近,他们就发射一枪或两枪,当下我们的人在没有命令之下就冲向他们、朝他们射击,造成他们逃跑。接着,我们在公园绿地整理队伍,但是遇到困难,因为我们的人疯狂到不听命令。

——英军士官约翰·巴克中尉的日记1775419

材料二   凌晨一两点钟,我们被告知正规军正从波士顿朝着康科德而来。我们受命在城镇中央的空地(来克星顿公园绿地)会合。在那里,队长要我们回家,但要准备好一听到鼓声就要回来。清晨五点,鼓声响起,我们便回去,很快发现一大批军队正朝向我们前来。

当时,还有一些伙伴正在来的路上。我们的人开始四散。当背对军队时,被他们射击,许多人当场被杀或受伤。据我们所知,在正规军向我们射击之前,我们队伍中没有任何人发射一枪一弹。正规军继续射击,直到我们全部逃逸。

——4月25日由34位民兵面对三位太平绅士面的证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族群看,这些当地的“武装村民”主要是(单选)
A.白人后代   B.印第安人   C.黑人后裔   D.混血人种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者对来克星顿事件的叙述有何异同?

材料三   图一是1775年秋,附近工匠杜立德(Amos Doolittle)创作的来克星顿遭遇战的金属版画。画面中一排英军正对一群衣衫褴褛、四散逃逸的民兵进行射击,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迹象。



                         图一

材料四   图二是美国为纪念来克星顿战役150周年发行的邮票。画面描绘了重新装弹,挥舞着拳头,正在反击英军的北美民兵群像。

(注:上述材料均出自《像史学家一样阅读——在课堂里教历史阅读素养》)



                           图二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作品画面,哪则更接近历史真相?说明理由。
(4)上述材料中,作者对来克星顿民兵的描述分别有什么意图?
2022-05-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邮票中的历史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

材料一   中华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主图分别为当时国家的最显要人物。图1-1肖像两侧为稻穗,图1-2两旁是麦穗。


   
图1-1

图1-2

问题:
(1)以下对上述邮票的叙述,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邮票上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袁世凯(   
②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③可透视革命派与北洋势力妥协与合作(   
④见证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   
⑤能佐证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⑥能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已经形成(   

材料二   美国发行的邮票以下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画面背景为当时的中国轮廓图,左右两侧分别是林肯和孙中山的肖像。肖像下方分别标有英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和繁体汉字“民族、民权、民生”。



图2
(2)图2邮票是美国为纪念中国抗战中的什么事件而发行的?
(3)从邮票可透视出孙中山与林肯治国理念的相似性是(   )(填涂字母)
A.主权在民   B.以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和而不同

材料三   新中国发行的邮票

图3-1为1956年发行的《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画而右侧写有“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图3-2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左侧是孙中山1916年提写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文题”;图3-3为《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中突出了纪念馆墙上题词“天下为公孙文”。



图3-1 1956

图3-2 1981

图3-3 2016

(4)图3-1和图3-3邮票画面文字中,可以透视出孙中山的思想中受到了_________和 (思想)的影响:图3-2邮票画面文字中的“潮流”是指
(5)依据材料和所学,分别概述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五枚孙中山邮票的时代诉求。
2022-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近代思想的转变1923年,梁启超应邀为《申报》建馆五十周年撰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五十年间……读书人的脑筋却变迁得真厉害。记得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到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

材料二   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但这一期内,思想界受的影响很少,其中最可纪念的,是制造局里头译出几部科学书。……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他们的政治运动,是完全失败,只剩下前文说的废科举那件事,算是成功了。……第三期新运动的种子,也可以说是从这一期播殖下来,这一期学问上最有价值的出品,要推严复翻译的几部书……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读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
(2)结合所学,概述第二期中为改变“制度不足”进行的探索。
(3)你如何看待近代国人思想的转变?
10 . 寻找霸陵

202112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线上会议,公布了关于“汉文帝霸陵位置”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一   治霸陵(汉文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帝本纪》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近文帝。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

——《汉书·外戚传》



(1)历史上,古代皇帝有年号、谥号、庙号等称谓,材料一中的文帝、高祖、元光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在答题卷上涂选)
①年号   A文帝
②谥号   B高祖
③庙号   C元光
(2)从材料一和地图来看,霸陵的修建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不定项选择)
A.民本思想   B.恪守礼制   C.推崇孝道   D.天人合一

材料二   东汉应劭为《汉书·文帝纪》作注时,因汉文帝曾说“以北山石为椁”,就作了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的注释。元代骆天骥《类编长安志》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由于凤凰嘴的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下,明清多位君主来凤凰嘴纪念汉文帝,并在山前立满碑石:“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等。20世纪上半叶,多名中外学者先后到凤凰嘴考察,都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


(3)依据材料二,说明后人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距离凤凰嘴两公里处的江村大墓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线索。

发现一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亚”字形竖穴木椁墓,地面没有封土,在外藏坑里发现了大量陶俑、陶器等。
发现二外藏坑出土了几枚直径不到 1 厘米的印章,分别刻有“中司空印”“车府”等 字样,是明器官印的象征,具有官署机构的性质,相当于 100 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
发现三窦皇后陵位位于江村大墓东北,墓葬也是呈“亚”字形竖穴扩木椁墓,一条东 西长约 1200 米左右,南北宽 860 米左右一圈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江村大墓西南约 3 公里处是薄太后南陵。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三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2022-06-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