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场馆中的历史记忆。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老师从丰富的场馆资源中精心挑选,绘制了以下分布图,并布置了研学任务。

   

(1)鸦片战争博物馆是一座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以下保留在该馆内的遗址是(     
A.虎门销烟池B.中英《南京条约》签字场所
C.林则徐塑像D.中英军队海上激战模拟沙盘
(2)若你参与筹建其中的戊戌维新纪念馆布展,以下可布置在“戊戌变法背景”区域的展品是(     
A.北洋舰队沉船遗物B.义和团揭帖
C.《辛丑条约》文本D.《民报》发刊词
(3)辛亥革命纪念馆设有“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开辟共和新纪元的重要文献是(     
A.《资政新篇》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下图所示为《劳动界》创刊号(陈独秀等创办,1920年8月)部分内容。对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白话文倡导民主科学思想B.启发工人觉悟以促进阶级觉醒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工人运动D.宣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5)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精神永放光芒”展厅内,陈列着一枚珍贵的纪念章(见下图)。在纪念章所示的十年中,红军的斗争历程有(双选)(     

   

A.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6)位于卢沟桥事变发生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名中的“中国人民”旨在强调抗日战争(     
A.时间的持久性B.过程的曲折性C.参与的广泛性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网开辟了“东方主战场——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主题页。为该主题页提供两个史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有《转战陕北》《决战前夕》《占领总统府》等油画,艺术地再现了____战争的辉煌历史。
(9)结合上述场馆信息和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抗争、求索历程的理解。
2023-06-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

人类历史,群星闪耀,杰出人物的成就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1)根据提示,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所处时代及影响匹配

(2)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成就相匹配

(3)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前后承继。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4)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为例,简要说明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23-06-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3 . 唐令的流变与复原。令,记载国家的行政制度与规则,是唐宋时期法律的组成部分。唐宋时期制定的令,元明以后大都散失。当代学者在天一阁藏书楼发现了北宋《天圣令》的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基本上是参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修订的。
(1)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单选)
A.波斯商人   B.遣唐使节   C.天竺高僧   D.新罗侨民
(2)《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根据新的制度,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指的是(单选)
A.唐令   B.宋令   C.元令   D.明令
(3)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单选)
A.宋朝文献史料   B.明朝文献史料
C.宋朝图像史料   D.明朝图像史料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送纳论,并具账申省。


(4)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5)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双选)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   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   D.唐代颁行的药典
(6)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4 .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漫长中世纪的终结发生在18世纪中叶。它对应的是乡村经济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近代工业的诞生。由此,近代工业从英国走向整个欧洲大陆传播开来,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介绍理性思想、科学和近代技术的著作终结了漫长的中世纪。18   C末,在政治领域,它对应了法国大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反君主制运动。

——摘自(法)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观点二到1500年,各个社会之间业已建立起复杂的运输网络,方便了彼此间的旅行,通信与交流。新的商业、文化、生物上的互动,随着连接印度、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网络的形成而显现出来。1500年—到1800年间,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

——摘自(英)本特利《新全球史》

观点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世界历史”。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这指各地区之间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也经历了15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转折后才出现的。

——摘自吴于窗《世界史》总序


(1)根据上述材料,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有哪几种时间界定?
(2)观点一中法国史学家勒高夫是依据哪些重要事件作出判断的?
(3)观点二、三界定历史分期的依据有何差异?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为何会有不同的界定?
2022-11-29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人与武将。

材料一   唐末五季,士大夫有言曰:“贵不如贱,富不如贫,智不如愚,仕不如闲”。

——(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


(1)结束材料一中时代现象的君王是(     )(单选)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成祖
(2)材料一中士大夫因什么境遇而感慨?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陈尧咨(9701034)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装饰品)。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


(3)从陈尧咨母亲的言行中可以透视出什么价值观念?

材料三   澶渊之役时,寇准率军北上,文官冯拯竟然当众责骂大将高琼。高琼忍无可忍,回敬冯拯:“君以文章致位两府,今敌骑充斥如此,犹责琼无礼,君何不赋诗咏退敌骑耶?”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


(4)依据材料三,冯拯当时供职的“两府”可能有(     )(单选)
A.枢密院   B.都察院   C.理藩院   D.宣政院
(5)高琼和冯拯分别代表了什么政治集团的利益?他们的争执反映了什么问题?
(6)上述材料反映当时文官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对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22-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6 . 红色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了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党带领人民指引方向。

A.五四精神   B.特区精神   C.长征精神   D.西柏坡精神   E.抗美援朝精神

F.建党精神   G.延安精神   H.探月精神   I.遵义会议精神   J.“两弹一星”精神


(1)请将上述红色精神与下列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①开天辟地大事变②革命新道路的探索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④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⑤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请将中国轮廓图数字位置与上述有关精神的产生地相对应。(填写字母)

(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请将下列图片史事蕴涵的精神与上述有关红色精神相对应(填写字母)
①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欢迎②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部③基建工程兵到达深圳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022-09-26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7 . 单元封面插画中的历史。
高中历史教材单元封面中插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请将下列高中历史单元封面插画与相关的单元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A.耕种的农民B.亚历山大在伊苏斯C.16世纪的世界地图
D.《法国民法典》书影E.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F.海地独立斗争
单元主题
①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②中古时期的世界
③走向整体的世界
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⑤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⑥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若把“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添加到上述单元序列中,你认为应该添加在(     )之后。(填写数字)
(3)若为“⑤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选择单元插图封面,还可以选择(     )(填写字母)
A.英国殖民者在非洲的野心B.武昌民军攻毁督署C.“大棒政策”D.古巴导弹危机
2022-09-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古代文明。
(1)下列文明成就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④、⑤,请将其与诞生地匹配(填字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请写出两个文明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成就,并简要分析此文明的影响。
示例:《汉谟拉比法典》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楔形文字。
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②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2022-09-03更新 | 5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2022·上海·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了解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至宋元时期完成南移”是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他尝试通过史料研读,初步还原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   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确认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曾长期稳定在北方黄河流域。为此,小明基于以下材料,对历史上南北经济权重进行了比较分析

材料一   关中之地,于天下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上述材料中可探究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步骤二   接下来小证明,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南北经济权重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并在宋元时期完成南移。小明搜集了如下材料,以呈现这一变动的过程。

材料二   自至德(756758年)后,中原多故,襄邓(今湖北、河南交界地带)百姓,两京衣冠(长安、洛阳人士),尽授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地理志》

材料三   本朝文物之盛,自国初至昭陵(宋仁宗)时,并从江南来,庆历间人才彬彬,号称众多……皆出于大江之南。

——宋人笔记《曲洧旧闻》

材料四   天下岁入粮数,南方6890307石,北方5224393石。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占全国比重尤高,各约占37%和10%。

——整理自(明)宋濂等《元史·食货志》

材料五   


——整理自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


(2)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至五提供了哪些探究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3)根据步骤二所列材料,小明认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至宋元时期完成南移”这一结论。说明其理由。步骤三通过学习,小明对史家的研究路径有了一定的了解。
(4)在研究方法上,小明会如何总结从步骤一到步骤二的变化?
2022-08-08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022·上海·模拟预测
10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双选)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

——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2-08-08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