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图示为“先秦水利图”,春秋战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说明了
A.农业发展受到多个国家重视B.争霸战争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
C.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兴修水利是推动国家统一的关键
2 . 下面图示反映了清朝权力中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皇帝逐渐倾向于任人唯亲B.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C.清王朝议政范围逐渐扩大D.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更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4 .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福利制度
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
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5 . 下图为1980年和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据下图可知(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C.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D.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6 . 下图是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下列对它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第Ⅱ阶段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在国内的总量远不如在其他国家的总量
B.第Ⅲ阶段,其产品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欧共体和日本崛起
C.第Ⅲ阶段,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大幅上升,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自第Ⅱ阶段以来,其产品产销两旺,表明该公司已在世界同行业中占据了垄断地位
2023-01-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高一(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主题,制作如下示意图。图中选官制度的标准依次是(     
A.军功、品行门第、才能B.血缘、品行门第、军功
C.军功、血缘、才舱门第D.品行、军功、才能、血缘
8 . 在谈论人类社会进步时,始终离不开“科技”二字。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是一场科技发展史。

材料一   


图一中国与西方科学发展示意图(A:西方B:中国)


图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


材料二   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总的讲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简陋的,这就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或者在理论上给予某些定性的说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测。而这种情况,与着眼于实用要求,特别关注工艺技巧与可操作性是密切相关的……就科学技术的总体而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仍然只能说是停留在定性描述为主的经验科学阶段。

——摘编自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就及其特征》

材料三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2016年我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年我们召开了两院院士大会。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指出图一中A线反超B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至少两项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并说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022-1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1、图2分别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丝织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对此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B.陆上丝路受到阻隔
C.政府强化丝织业控制D.南方纺织业已衰败
10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62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