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重于防范与惩处。

材料一   周秦以来,中国形成了自创一格的“中华法系”,成为公认的世界五大法系之。在历史的推移和王朝的更迭中,法制虽代有损益,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到清末却始终未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确立标志,并简要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图示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并简要说明该宪法的局限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如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这一权力运作模式旨在(     
A.分割宰相权力B.加强君主专制C.消除地方割据D.吸取唐亡教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以便其居住者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下面是我国古代部分都城的城市布局示意图。

                       汉都长安                                                唐都长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六大古都及其当时的朝代、名称一览表

六天古都当时的朝代、名称
西安(西周)镐京、(西汉、北周、隋唐)长安
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
北京(燕国)蓟、(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南京(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明)应天府
杭州(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都城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分布的主要区域并分析其原因。
2022-08-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清代(1678—1793年)银钱比价示意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       
A.白银过剩导致购买力下降B.白银紧缩逐渐加剧
C.银钱比价总体上相对稳定D.物价水平稳中有升
6 . 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示意图。这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是(       
A.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B.北方短暂统一的原因
C.政治中心南移的原因D.北方经济落后的原因
7 . 下图是清代前期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这反映出该地(       
A.雇佣关系普遍B.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商帮实力雄厚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是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是
A.尚书省、门下省B.尚书台、门下省C.门下省、尚书省D.门下省、尚书台
10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造成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的变化B.经济中心的南移
C.游牧民族的南侵D.中原王朝的战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