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早实行福利制度的是英国,其历史上一直有着救济贫民的传统。到20世纪初,传统的以《济贫法》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现代福利制度转变。

二战期间,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欧国家动用国家力量对战时物品进行平均分配。政府的战时政策使信奉自由放任主义的民众发现国家完全有能力推动社会实现平等和普遍福利的目标,所以民众对战后依靠国家力量重振经济和社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西欧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正是在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西方各国相继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国际上,美国“马歇尔计划”提供的1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使得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二战后,英国工党因在建设福利国家方面的积极态度赢得了公众的广泛支持,吸取选举失利教训的保守党也开始向左转,此后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在保障充分就业、福利国家的建设以及混合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达成妥协。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二战后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这对西方福利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张红《现代西方福利制度评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现代英国福利制度建立并完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2022-12-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变迁

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国家身份定义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国际秩序中的大国/负责任的大国
国际制度战略革命与推翻现行国际制度参与制度且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通过推动多极化和建设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摘编自韩万圣《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中的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12-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33年6月,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特高尔法》,该法要求商业银行脱离投资机构,并规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此后7年的银行停业总量较1933年一年还少8%。这一结果表明当时的美国(     
A.货币贬值危机基本上得到缓解B.经济危机得到根本性遏制
C.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得以恢复D.经济危机得到了初步缓解
2022-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但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提高程度。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购买能力的顾客或是出于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或是被掮客恿,靠延期赊账的办法大肆购买东西。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刺激消费扩大了国际市场B.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C.经济供需矛盾在不断加剧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繁荣
5 .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高层出访次数迅速增加,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团和西欧五国考察团,中国高层的出访活动由此进入高潮。中国的这些出访活动(     
A.表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使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C.有利于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D.表明改革开放已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
2022-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针对丧葬“竟为奢靡”及“田荒不耕,游食者众”等问题,诏皆予以禁止。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B.主流思想的地位受到挑战
C.休养生息政策已无法推行D.传统重农思想得到了重申
7 . 虽然宋太祖已开始任用文臣,但至开宝五年(972年),宋朝统治下的共235个州府、1334个县中,地方长官仍大都来自武将,“刺史皆以军功拜……以刺史任武夫”,甚至在武将与监军发生矛盾冲突时,宋太祖更相信武将。这表明,宋代初年(     
A.地方管理受历史因素影响B.武职官员占据绝对优势
C.崇文抑武的政策尚未确立D.地方监军很难发挥作用
8 . “忠”这一观念产生于春秋初期;它是规范君主的政治伦理原则,要求君主“忠于民”,具体表现就是“思利民”。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地主阶级诉求得以彰显B.民本思想已经萌发
C.君主专制受到民众制约D.儒学获得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但据一些个人日记记述;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分,不少围观百姓纷纷叫好唾骂,还向刽子手扔赏钱,他们都以为国家杀了奸臣。由此可见(  )
A.民智民情有待进一步启蒙B.戊戌变法损害了大众权益
C.戊戌变法推动新思想传播D.民众自觉维护清政府统治
10 . 冷战开始后,由于“苏联威胁”引出的德国重新武装问题,舒曼计划应运而生。法、比、荷、卢、意希望通过在关系国家经济基础和军备的煤钢部门实行一体化,把煤钢部门的管理权合并起来,即采用一体化体制以对抗德国。由此可知,欧洲一体化始于煤钢部门的初衷是(     
A.应对美苏威胁B.保证西欧和平
C.提高政治地位D.加快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