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3 道试题
1 . 2018年2月22日,世界贸易组织对韩日围绕水产品进口的争端作出裁决,韩国败诉。韩国政府对裁决结果提出异议,并将于法定上诉期内提起上诉。这说明(     
A.世贸组织有仲裁国际贸易争端的职能B.韩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C.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新秩序业已建立D.日本等世界大国实际操纵了国际贸易
2 . 下图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表中的情况说明(     
A.“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B.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C.中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D.国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地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城乡发展出现的变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2022-11-08更新 | 143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后,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和退休。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在该成员国内自由通行。这说明欧盟的成立(     
A.使成员国内政外交-致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导致国家界限逐渐消失D.淡化了成员国主权意识
2022-11-0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道婆的手工棉纺织技艺在松江地区的传播,逐渐开始辐射到整个江南,随后向中原、湖广等地扩展,掀起了一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在明清政府的推动下,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加之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伴随着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作为大宗商品贩运至江南,为江南地区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对纺织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大,出现了雇染匠、研匠“往来成群”的现象,在织造、染色和平整等流程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棉纺织产品不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范畴,而是大量投入市场销售,迎合了明清时期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棉布成为“寸布皆有”的主要布料,并远销海外。

——摘编自毕东海《棉花的革命》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以来,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及本国国家权力为后盾,使我国棉花贸易基本落入外人之手,而华商大多资本短缺,金融周转不灵难以与洋商抗衡。近代国际市场棉花贸易日益标准化,且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机器打包,棉包密度有严格规定,而中国市场棉花贸易缺乏量化标准,打包的形色也颇有参差,部分棉商甚至为了谋求利益,人工掺水掺杂。洋商在航运交通上的优势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和经营成本,而这也使得华商望其项背,加之战争对船只、火车运输的阻断“贸易几至完全停顿”的现象偶有发生。然而在国际贸易大背景下,在华洋行为华人棉商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机会,棉业公会相继确立,业务涵盖了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从零收贩运到加工业务,从设行收花到居间介绍。

——摘编自于新娟《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棉花革命的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棉花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程式诉讼为古罗马时期的主要诉讼形式,古罗马时期争讼程序是程式诉讼的中间性程序。当事人通过在执法官面前缔结契约来界定争议的事项和范围,这表明罗马法(     
A.强调突出人文主义的特征B.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C.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性原则
7 . 下面为1786~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转售棉花数量表(单位:担)
年份数量年份数量
178693572179132307
1796171554180156063
18063547791811294992
18164638671821345147
18263938431831443238
据表可以推知(     
A.英国积极的拓展中国市场B.英国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
8 . 15世纪至16世纪中期,中国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受利益驱使,日本、欧洲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465年到1550年明朝灭亡前的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约有14000吨之多,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这一现象(     
A.加快了中国资本原始积累B.体现政府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松懈
C.推动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举措说明了秦汉时期(     
时间内容出处
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汉书·高祖记》
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约5000户)《汉书·武帝记》
成帝鸿嘉二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汉书·成帝记》
A.迁徙大族主要意在聚集财富B.对豪门大族推行怀柔的政策
C.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关中地区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加强
2022-11-07更新 | 1700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旭麓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称“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治的自立倾向”。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引起权力下移B.发展资本主义
C.改变封建制度D.挽救国家颓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