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有诗云:“鱼嘴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李冰父子功劳大,作堰淘滩尽手工。”诗中的“成都坝”是指战国时期的(       
A.三峡大坝B.大运河C.黄河大坝D.都江堰
2024-0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种文学形式不是载道的工具……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下考试内容的要求B.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C.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D.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022-10-15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学者研究,杜甫在唐代诗坛地位不高,其诗歌在当时流传也不广泛。北宋中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推崇杜甫,认为其诗寄托着深痛沉郁、忧国忧民的意志,蕴含着义理和法度。因此,杜甫的地位迅速提高,被誉为“诗圣”。这反映了北宋中期(     
A.诗歌创作更受推崇B.民族社会矛盾尖锐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崇文抑武风气浓厚
2022-07-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代诗人孟浩然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曾向玄宗流露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苦衷。这体现了当时(       
A.诗人的想法与行动相脱节B.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追求
C.主流文学体裁发生了变化D.诗歌世俗化倾向日益突出
2022-07-01更新 | 43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莎士比亚在诗集中,把时间描述为一把无情的镰刀,天下万物都难躲过,相比末世论时间观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他认为人类生命尽管是短暂的,但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却可以抵抗时间的侵袭。这一观念(       
A.否定基督教会的权威B.突出了理性至上的原则
C.导致享乐主义的盛行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佛教的传入为唐代文学在意境、文体和命意遣词等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全唐诗》收录的有关佛教的诗约占十分之一,唐传奇深受佛教“轮回”“醒悟皈佛”等思想的影响,佛经和诗歌融合,在中唐时出现了“诗僧”这一特殊群体。这表明,唐代佛教(     
A.成为主流思想B.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
C.实现了本土化D.构成了文学的主体内容
7 .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二者的主张
A.都使传统文化遭遇灭顶之灾B.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
C.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D.实质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8 . 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
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
9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1951次组卷 | 9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饮茶习俗的变迁表

1630年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陌生饮品。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英国宫廷带来饮茶风尚。
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当时,每磅茶叶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
1750年喝下午茶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有诗为证:当时钟响四下时,世界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止。
18世纪中期《女性杂志》:女性因茶而沉迷享乐,嗜茶破坏家庭幸福。还有人批判:饮茶破坏了清教徒简朴勤勉的品质,让英国人崇洋媚外。
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一天喝两次茶。那些指责茶饮有害的观点渐渐消失,茶成为英国的“国饮”;在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条件下,唯有茶能让农工们咽下干面包,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饮料。

——[英]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上表反映了17至18世纪英国饮茶风俗的变迁。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