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 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 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变化的原因。

2 . 材料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颜之推第一个最明确、最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早期教育思想。他曾先后引用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和古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强调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颜之推大声疾呼,父母对儿童“故须早教,勿失机也。”他还指出,“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之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庄,才过人矣。”他认为父母教育儿童,应“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与善人在一起,“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他还指出,由于种种因素,难免孩子有聪愚之分,故父母注意“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其创作的《颜氏家训》中,深深影响着颜氏家族的子孙,几百年间,颜氏家门代代人才不绝,在中国古代史上实不多见。

——摘编自李交发《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浅析》


(1)根据材料,概括颜之推的家庭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影响。
2022-08-05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绅阶层,活跃于乡村社会之中。当时,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出现“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情形。乡绅作为“居乡之士”和“在野之官”,既被乡民所崇敬,又是“惟一能合法地代表当地社群与官吏共商地方事务”的集团,成为乡村公共事业事实上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近代英国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中世纪晚期,国王为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乡绅自治”。到17世纪中叶,乡绅占有全国土地近元分之一,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乡绅阶层在16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乡绅之治”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清时期的乡绅阶层相比,近代早期英国乡绅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1904年,川人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着手筹办铁路。虽尝试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方式,但至1910年,该公司只筹到所需路款的约十分之一,开工日期一推再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通过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官办,剥夺了川汉铁路公司的筑路权,保路运动随即发生。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屡有兴工之议,但至解放前,未能铺设一寸铁轨。

——据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川古代交通状况,说明四川峡路交通在宋代的地位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川汉铁路在筹办过程中为何充满曲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2022-07-15更新 | 1820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前代相比,宋朝继承了传统的家国同构逻辑,即国家对社会成员具有天然的道义责任,社会救助体制取得了重要发展成果。在灾荒救助中,颁布了勘灾定损的“报灾检灾法”、动员民间自救的“劝分法”、救助流民的“灾伤流移法”。对于灾荒期间捐献钱谷赈济贫乏的富户,国家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荣誉官职奖励。朝廷下诏建立直接隶属于中央的仓种,如常平仓、义仓等。在两宋之际的战乱中,常平仓和义仓损失惨重,南宋兴起了地方仓储建设高潮,但无偿赈给较为少见,主要用于赈籴和赈贷,所以地方性仓种中,以平籴仓、平粜仓命名的最多,它们对乡村的灾荒救助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文《宋朝社会救助体制的形成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灾荒救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实施灾荒救助的原因。
2022-07-0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会后,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特别是国民党发动了多次反共高潮,使广大人民对抗战前途和中国的未来日益担忧。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反复比较,经过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讨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

——引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这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名称,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请用关键词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结合延安整风运动的史实,从端正党内思想认识的角度予以扼要说明。
2022-06-14更新 | 237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重于防范与惩处。

材料一 《1787年宪法》


材料二 周秦以来,中国形成了自创一格的“中华法系”,成为公认的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的推移和王朝的更迭中,法制虽代有损益,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到清末却始终未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三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位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摘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图示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并简要说明该宪法的局限性。
(2)据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确立标志,并简要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异同之处。
2022-06-06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合作探究二   行省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行省皆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事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

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摘编自宋濂《元史》

材料二   行省划分依据: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


依据材料并结合书中元朝形势图,分析元行省制度的特点。
2022-09-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9 . 江南经济开发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

材料四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五   石头城下启航的船队,不仅航行在秦淮上下,大江南北,而且经常“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海外贸易。……六朝时期来到建康的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当年的石头城下,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和奇装异服,居民习以为常,不仅不感到诧异,并且学会了与他们交往,甚至模拟外国人的形状制作日常器具。

——薛冰《南京城市史》

材料六   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四分析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五及28页学思之窗材料,分析江南开发有哪些影响?
2022-09-1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内瓦公约”是关于人道主义保护的公约体系,其中《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是截至目前与战俘问题结合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涉猎最为详尽的国际公约。它是在继承海牙体系中有关战俘问题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问题的具体实践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备的国际人道法,并在以后的历次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法理影响。但由于制定时间已经久远,虽然其法律思想实质对于规范现代战争、约束作战行为仍然能够起到督促限制作用,但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人员与平民的区别度和辨识度日益缩小,战争空间甚至向外太空、网络等新环境转移拓展,战时与平时的界限更加难以把握,新的作战武器、作战样式、作战理念带来的有关战俘问题的全新变化。另外,国际人道法在制止虐待战俘行径、保障战俘待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靠各签约国的自觉遵守,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国际舆论的谴责监督。

——摘编自《什么是<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我军战俘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2022-05-26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