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某位同学在课余时间浏览某款历史类APP时,点击“中国历史必知TOP100”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内容填入上述方框中,使其与相关信息匹配。(填字母)
A.张骞通西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秦朝建立
D.百家争鸣                    E.孔子                                        F.甲骨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时创立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象始于哪个朝代?(     
A.西周B.汉朝C.隋朝D.明朝
4.“中国历史必知TOP100”的作者最看重的是哪一领域(政治/文化/外交)?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5.史事重要性的判断因人而异。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在经济领域可以挤进榜单的史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小周同学在学习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后,围绕主题“郑和下西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1.根据上图,他写下了郑和的航行路线:
起点:__________,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搜集到以下材料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领船队出海,最多时有200多艘船,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随行人员一般两万多人。而哥伦布1492年首次远航只有三艘船,船员80多人。麦哲伦的船队也只有五艘船,200多人。

2.他赞叹道:郑和下西洋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依据是____________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当时中国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为何郑和之后中国再无“郑和”?为解决疑惑,他求助历史老师,获取了两则材料:

欲耀(炫耀)兵异域,示(显示)中国富强。……首达占城,以次(顺序)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赏赐)其君长……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史史.郑和传》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

——《大史宗睿皇皇帝实录》卷十四

3.阅读这两段材料后,他明白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下西洋”中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小周发表了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贞观时期是否称得上太平治世,古往今来,史家们对此看法不一。

材料一   通过对……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考证,可以发现贞观时期的状况与太平治世的条件并不相符……

——戚文闯《“贞观之治”所谓“治世”质疑》

材料二   (贞观时期)君臣上下,共同望治,齐一努力之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而成治世。

——钱穆《国史大纲》

1.“贞观”是哪一皇帝的年号?(     
A.汉武帝刘彻B.唐太宗李世民C.北魏孝文帝D.唐玄宗李隆基
2.材料一、二对贞观时期社会状况的看法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唐)阎立本《步辇图》,记录了贞观年间皇帝接见吐蕃求亲使者的情形。

B.贞观十三年(639年)也仅存300万户左右,较隋大业减少三分之二之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4卷

C.商旅野次(宿于野外),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丰熟),米斗三四钱……

——(唐)吴兢《贞观政要》

D.往(贞观四年)吾(高昌王麴文泰)入朝,见秦、陇(陕西、甘肃一带)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5

3.上述ABCD四则材料,①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__,②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______,③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上述ABCD四则材料,①支持上述材料一观点的是___________   ②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5.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
2024-02-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一文明绵延不绝,左时代变迁中永保活力。

1.中国古代史不同时期各有其显著特征,请将下列历史时期与时代特征一一匹配。(填字母)

观察下列形势图,回答问题。

2.上述历史地图中,哪一幅是元朝的形势图?(     
A.A图B.B图C.C图D.D图
3.请将四幅形势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填涂字母)
①第一:(     )   ②第二:(     )   ③第三:(     )   ④第四:(     )
4.请将下列史实与下边地图中的相关区域对应。

A.乾隆帝颁发给某地方政府的金瓶             B.伊犁将军府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清军攻占台湾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98次组卷 | 200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6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巩固伟大祖国的统一历史。


   
1.观察上述文物,请按照出现的时序排列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为进一步研究图C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小黄同学收集了如下古诗。

《李波小妹欣》:“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魏书李安世传》

你认为,这段材料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请依据列表要求,将下列史事按交往方式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出击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开设榷场互市
E.唐蕃和亲       F.册封俺答汗       G.专设理藩院       H.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民族关系主要方式事件
(1)冲突战争
(2)友好往来
(3)管辖治理
(4)商贸交易
(5)改革调整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2023-06-27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统计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如下表),由此表可知(     
项目经好望角经地中海
胡椒100万~200万磅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万~65万磅70万~100万磅
A.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2023-03-01更新 | 950次组卷 | 37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
8 . 丝路见证者——泉州。

"一带一路”是中国近年来面向国际提出的合作倡议。泉州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材料一   1271年意大利商人雅各抵达了泉州后写下的《光明之城》一书史料节选

“带着满船的胡椒、芦荟木、檀香木、樟脑、精选的香水、珍贵的玉石珠宝、海枣、衣料等货物上岸,……街上有众多的游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照得特别灿烂;泉州港甚至比辛迦兰(广州)还大,它所在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地方,如北方的靴靶(或指俄罗斯),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

材料二   (南宋)祝穆在《方舆胜览》中有关于泉州蕃人巷的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至晚自两宋之交时起,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即逐渐形成蕃商聚居街区,迨南宋季年,在州城之南,即泉南是所谓的"蕃坊"。

材料三   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宋朝〃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货累巨万,列居城南。”而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蕃商杂处民间”。


(1)宋代对外贸易的港口,除了泉州外,还有 (请涂答题卡选择题部分)
A.广州、福州   B.广州、上海   C.广州、明州   D.广州、宁波
(2)就研究宋元时期泉州港的中外贸易状况而言,说明上述三则史料的价值?
(3)在对泉州盛况的描述上,上述材料在哪些方面可以互证,试加以说明。
(4)某同学将上述材料进行汇总后,得出“泉州是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试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制度的创设。
(1)将相应的制度填入对应的空格内。

(2)如图是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e)簋,其上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宜侯的册命。宜侯夨簋和铭文可用于说明。

A.宗法制的出现   B.内外服制的完善   C.分封制的实行   D.中外朝制的产生
(3)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个朝代的统治机构示意图,其中①处的机构应该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政事堂
(4)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5)清朝独创朱批密折制度,有奏折权的官员一般由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皇帝与官员本人各掌握一把钥匙。官员写来密折时,要派专人用折匣送给皇帝阅批,皇帝阅批后,又交专差以折匣送回。对于密折内容,皇帝和官员都要严守秘密,虽骨肉至亲不能示知,可见这一制度
A.开创了保密制度的先河   B.有效地加强了君主集权   
C.避免了臣下腐败的发生   D.改变了君臣的主奴关系
(6)梁启超把中国古代某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
A.汉朝刺史   B.宋朝谏院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中国每个新王朝开始时,通常都能有效地统治国家,开创一个比较和平繁荣的时期,新王朝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生活,并通过派遣远征军对付游牧民族和扩展帝国疆域,保护国家。但渐渐地,王朝由于个别统治者本人的腐化堕落和贵族集团与宫廷宦官之间的宫廷斗争而遭到削弱,并助长了官僚机构的腐败。官僚机构的腐败加之宫廷生活愈来愈奢侈,意味着靠生产劳动供养整个帝国组织的农民所负担的赋税更繁重了。当农作物欠收和饥荒到来时,反抗政府税吏和地主收租代理人的起义爆发了。局部的起义会扩大为普遍的暴动——旧王朝濒临灭亡,新王朝日渐来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7)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汉、唐、北宋任一王朝为例,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儒学的流变。
(1)就“儒学的演变及其传播”的主题,将下列关键史实与其相应时间配伍。(将代表相应时间段的字母填入括号中,答案请涂答题卡选择题对应位置)。

①儒学初创的源头( )②孔孟之道( )③辐射日本( )④经学( )⑤宋明理学(F)
(2)儒学流变,有若干重要时间节点。将下列选项,填入下图中空格处。
A.董仲舒   B.格物致知   C.儒学独尊   D.东周   E.宋代朱熹   F.未成显学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骗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4)历史小论文“儒学流变”的某段落出现“家国同构”“忠君孝亲”“援礼入法”“仁义礼”等关键词,那么其写作的视角最有可能是。
A.时代背景   B.主要阶段   C.核心主张   D.重大影响
(5)明清之际,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黄宗羲   C.朱熹   D.李贽
(6)“有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你认为“孔子的路”有没有时代价值?简要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