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班级同学分组收集资料,对新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A.居民使用的各种票证
B.开放前后GDP增长的数据
C.安徽小岗村农业粮食收成的对比示意图
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
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
F.改革开放前后的影视作品代表
……
示例:选择资料C,可以研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______

2 .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鞅》

材料二:(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1898年)《定国是诏》

问题:(1)—(3)题单选。
(1)《史记·商君猎装》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皇帝勤于政事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4)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商鞅和孝文帝进行改革内容和影响。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时代与改革的关系。
2022-04-21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小周同学对如下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全国通用粮票外汇兑换券
说明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流通。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

从上述图片和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4 . 目录呈现了一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也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若将不同时期的史书目录进行比较,还能体现史学的变迁。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目录(部分)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12本纪
三代世表第一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10
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8
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史家第二鲁周公史家第三30史家
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70列传

材料二:吕思勉《中国通史》目录(部分)

——1939年第一版

上编中国文化史(共18章)下编中国政治史(共36章)
第一章婚姻第二十二章夏商周的事迹
第二章族制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三章政体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四章阶级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综述
第五章财产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
第十八章宗教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1)填空题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______、表、______、世家、______的形式,叙述了上起______、下至______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______体裁。
(2)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单选题)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3)请根据目录,从体例、内容两个方面比较两部史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结合两部史书的成书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部史书异同的看法?
2022-04-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以下不属于这类变化的是
A.生活节奏加快B.家庭规模扩大
C.生活内容丰富D.教育逐步普及
6 . 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1)按时间轴内容填空: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2-04-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虎年看虎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不同时期“虎”形象的文物,制作“虎年看虎”主题展板。

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虎”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甲士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
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
后石家河文化地处江汉平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其出土文物中屡屡出现玉虎形象。
A.杜虎符(战国秦)B.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
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用具,有辟邪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虎头枕治疗睡眠相
关疾病记载。
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
C.磁州窑白地黑花鹡鸰图虎枕(金)D.虎食人卣(商晚期)
(1)若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填写字母)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文物本身包含了许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回答诸多历史疑问。


(2)根据以上文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答疑解惑:
①以上文物中,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
A.虎符   B.虎头   C.虎枕   D.虎卣
②从出土的杜虎符看,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谁?他能否顺利调动50人以上军队?
A.国君,能   B.杜地长官,能   C.国君,否   D.杜地长官,否
③玉虎头、虎食人卣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
A.人口流动   B.商贸活动   C.殖民侵略   D.战争交锋

第三步:确定展板主题;以上文物还可以主题形式设计展板


(3)将以上文物与相应研究主题对匹配,完成如表。(填写字母)
序号文物研究主题序号文物研究主题
(1)原始社会中原文化的辐射力(2)先秦时代的军事制度
(3)中国古代中医养生观念(4)中国饮酒习俗的形成

第四步:窥破时代特征;

根据社团指导老师的建议,社团补充了以下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该图中,雍正皇帝身着西洋装束、头戴西洋假发,持兵器猎虎。伏虎英雄崇拜的文化从原始狩猎时代一直延续至清代。加之清代大面积的山林被垦殖,破坏了虎的栖身之所和虎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导致人虎争地,虎患盛行,猎虎行为在当时广为流行。
《胤禛行乐图册·刺虎页》(清)
(4)《刺虎页》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请完成如表。
2022-04-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A.图书馆   B.出版社   C.博物馆   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A.君主   B.祭司   C.诸侯   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A.民主与选举   B.信仰与祭祀   C.航海与贸易   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A.婆罗门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6)为纪念中国与墨西哥签署建交公报50周年,2022年2月,两国联合发行了套票(5)。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两国建交的时代背景。
2022-04-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心是口非”的晚清外交官1877年,日本政要井上馨到访英国,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

材料一:(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为代表的西方制度后)刘云生(刘锡鸿)云:“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我认为)此论至允。

——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廿七日,井上馨来……曰:“(清朝)胡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余曰:“祖宗之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日本)为戒乎?”井(上馨)唯唯。

——刘锡鸿《英轺私记》


(1)比较两人日记的记载,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2)刘锡鸿主张清朝要“以贵国(日本)为戒”,具体是指日本的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有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恰恰在日记中隐瞒了真实的想法。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该学者找到了三则史料。

证据一:总理衙门晚清外交部门)对外交官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向政府)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

证据二:一年多以前,总理衙门曾召集沿江沿海省份督抚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认定日本的改革是在自取灭亡。朝野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

证据三:李鸿章评刘锡鸿:“云生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物望大众对其人品的评价)殊不见佳。”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评刘锡鸿:“刘云生天分高,以能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此洋务所以终不可为也。”


(3)该学者提供的三则证据是从哪三个视角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三则证据能否有助于证明其观点?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刘的日记是否能如清政府所期“有益于国”?又是否“有益于”后世历史研究?
2022-04-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影响世界的克里木战争

为争夺霸权,1853年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爆发战争。英法为遏制俄国扩张,于1854年加入战争。战争终以俄国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不仅影响了战争各方,也溢出至域外,乃至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在俄国方面,克里木战争引起了一系列变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现,采取一些激烈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以欧洲为楷模、但又有些差别的改革在俄国发生了。土耳其人在克里木战争中属于胜利者一方,但这场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和战败者俄国人一样。战争暴露了他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无力……还证明了英国和法国在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这就是土耳其改革者希望在今后效仿的西方路线。

——【美】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克里木战争是导致欧洲格局变化的重大事件。法国通过战争成为欧陆霸主。其实质,是奥地利的削弱和俄国的暂时屈服;其结果,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先后统一。而独立统一的德、意两大国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欧洲格局,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一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据高暖、闵选寿《克里木战争与欧洲格局的变迁》整理

材料三:克里木战争使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开始把扩张重点放在相对贫弱的东方。在18581864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英法也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据胡小春《感知历史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克里木战争为例》整理

克里木战争期间,英国为增强军力,就近取材,在印度征发土兵,强迫印度土兵渡海参战,并肆意掠夺印度财富,补给军需物资,从而激起了印度社会各阶层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

——邓岗《如何理解克里木战争的影响》

材料四:克里木战争中的“首次”

蒸汽战舰、水雷、线膛步枪等先进武器首次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为服务战争,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绘制了第一份气象图,开天气预报的先河。
有线电报首次用于战争,使军事指挥能够远离战场,也使大众传媒及时了解战况。
英国人拉塞尔曾因报道克里木战争而被认为是第一个战地记者。
南丁格尔率领38名妇女进行战场护理,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是现代战场护理奠基人。
(1)俄国“以欧洲为楷模、但又有些差别”的改革是指
A.统一各邦国   B.成立议会制   C.废除农奴制   D.推翻君主制
(2)材料三中,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的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综合上述材料,试从域内、域外、全球三个视角归纳克里木战争的影响。
(4)你如何看待克里木战争的世界影响?
2022-04-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