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出狩”剑南时,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发布的诏书(     
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度支、防御等   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 巳后一时闻奏
A.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加速了唐王朝政治统治的灭亡
C.缓解了唐朝内重外轻的局面D.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国民党中央某次会议上,孙科、冯玉祥等人主张:自民国十六年北伐以后十年内,历次政变,所有一切政治犯,无论已被逮捕或尚在通缉判决,应由国府明令予以特赦。该会议(     
A.导致国民党内部分裂B.制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加剧国共两党的矛盾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2022年长治市屈家庄M20唐墓出土的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成套茶具,瓷器质地佳,组合完整。墓志记载墓主下葬时间为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并阴刻楷书“唐故昭仪节度衙前兵马使兼武安军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南阳张府君墓志铭并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墓葬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格B.墓主很可能参与了藩镇割据混战
C.晚唐时期上层饮茶之风盛行D.该地区制瓷水平有较大发展
2023-10-0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嘉靖时江苏吴县多有从事“各类工种的工人,终年佣外境”,江西泰和县民“多执技艺,四出谋生”;南昌县民也以“手艺、工技”为生。这说明当时(     
A.非农经济思想迅速普及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农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     
民族时间关于民族迁徙情况
西晋太安年间(302~303年)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少羯族东出山西,流入山东、河北
鲜卑北魏圣武帝(213~218年)大泽(今胡伦池)多沼泽,不宜游牧,故迁至水草丰美的河套、阴山一带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末年,诸雄争霸,曹操派人将氐人五万余徙居扶风、天水二郡
A.缓和了南北民族矛盾B.致使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丰富了江南人民物质生活
6 . 隋文帝取代北周之后,打破了以门第和军功为主的选官标准,采取了通过才能选拔青年才俊参与新政权管理的制度。隋文帝的改革(     
A.结束了士族参政的机会B.不利于儒家思想的巩固
C.促进了文官制度的建立D.巩固了隋朝的持久统治
7 . 北方民族穿胡服便于骑马射箭,又利于保暖。北魏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体现了(     
A.北魏统治基础脆弱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少数民族实现汉化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8 . 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导致了要权与族权的结合。这一结合(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促成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避免了宗室内部矛盾产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之前的一系列赋役改革,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虽然名称不一,但无一例外地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一项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这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续和总结。由此白银货币化向全国各地铺开,标志晚明中国出现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全球化的参与,是中国社会转型、近代开启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实际上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过程。农民与土地就此开始分离,开始了非农民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形成,商帮兴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化进程。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农业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一个农业经济走向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商业化过程。晚明时期市镇发展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了宋元时代。

——摘编自万明《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研究:中国早期近代化历史进程新论》


(1)据材料从两个角度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程。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白银——赋役货币化的意义。
2023-09-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42年元旦,“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在重庆隆重开幕。在15天的展览期间,包括国共两党要员以及各国驻华大使在内的超过12万的民众前来参观,盛况空前。据此可知,此次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     
A.旨在提升民族品牌国际声誉B.使中国抗战赢得国际社会支持
C.有利于鼓舞民众抗战的决心D.粉碎了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