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土司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应是元代,明代是广西土司制度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臻于全盛的时期。元明时代广西的土司制度,是元明封建统治者在总结历代“羁縻之治”与“羁縻制度”的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发展并健全起来的一种对广西少数民族进行有效施治的特殊的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区域自治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统一的国家版图内,在封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封建中央王朝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结构和风俗习惯不变,通过委任少数民族上层为世袭土官,让其“因其故俗”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封建统治,从而实现王朝中央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摘自蓝武《广西土司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问题辨析》

材料二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土司制度腐朽没落的弊端日益显露,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广西壮族土司地区出现的上述诸种情形,土司制度失去它“保土守疆”的历史使命时,甚至成了威胁“国防”与地方安稳的力量时,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清朝政府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废除广西土司改设流官,调整土司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控制。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广西土司地区的墟市贸易渐趋繁荣,粮食、禽畜山货、药材和手工业产品都成为贸易对象。同时,区域间商贸活动日渐增多,外地商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商人纷纷进入广西土司地区建立会馆。

——改编自崔继来《改土归流与清代广西土司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西土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朝在广西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12-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时期引经注律的风气盛行,律学由此产生,著名的作品如“大杜律”和“小杜律”。律学实际上成为经学的一个分支。到了东汉,许多经学大师又是著名的律学家,如东汉郑玄著有“郑氏章句”。这反映了汉代(     
A.法律体系日益发展完善B.“大一统”影响治国思想
C.法家逐渐成为儒学分支D.法律的儒家化发展趋势
2023-10-22更新 | 77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4 . 晚明时期“建州等卫女直(女真)夷人奴儿哈赤等一百八员名,进贡到京,宴赏如例”。而建州女真头领阿突罕(王杲)由于数次盗边,“巡抚都御史张学颜请绝杲贡市……”。由此可知,晚明政府在民族政策上(     
A.因地制宜B.恩威并用C.厚往薄来D.民族歧视
5 . 自汉至隋,以他官居宰相职的现象很少见,然而到了唐朝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君主可以用各种名号使其他官员具有宰相的资格,如参掌机务、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种名号较为随意,并不统一和固定。这表明当时(       
A.地方官员升迁渠道拓展B.中央行政制度日趋完善
C.皇帝试图强化君主专制D.政府决策效率不断提高
6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2023-08-08更新 | 9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2年,苏联官方以赫鲁晓夫名义公开致美国领导人的信件写道:我们将从古巴撒走我们的导弹,而你们也要从土耳其撤走你们的导弹,苏联将保证不入侵或不干涉土耳其的内政,美国也应该对古巴作出同样的保证。由此可知双方(   
A.国家利益上的一致性B.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
C.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结束冷战对抗的局面
2023-07-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建立后,国内局势不稳,倭寇时常登陆骚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下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海禁旨在通过禁止民间的海上互市,以隔断海商与倭寇的联系。永乐时期,政权巩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决定派遣郑和率舰队出使西洋诸国,以“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著当代之盛典,舆图开拓、万善咸臻”。郑和下西洋虽然有经略西洋的明确意图和实践努力,但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制约,缺乏发展海外贸易的明确主观动机。然而在客观上,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过程中广泛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正统(1436-1449年)以后,随着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劫掠又在中国沿海一带蔓延开来。此时的明朝政权只有以海禁政策来应对内外危机了。通过接连的禁令,海禁政策之严厉很快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摘自孙海峰《略论明朝的海洋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洋政策的特点。
2023-07-2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关于秦汉时期的奴婢身份,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奴婢不入主人家户籍,只作为财产登录在财产簿上。有人认为奴婢入主人家户籍。后据里耶秦简户版K27等出土文献可知,私家奴婢是登记在主人家户籍下的。这说明(   
A.实物史料能推动历史研究发展B.历史认识具有较大主观性
C.历史结论必须由多重史料证实D.文献史料的史学价值不大
2023-07-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两河流域古称“美索不达米亚”,这里地势非常平坦,几乎没有地理屏障,对于入侵者而言,发动攻击、劫掠财富简直易如反掌。为了防范危机,城市建筑了高墙,组织了军队,由精英人物共同组成的议事会也会服从某个权威,赋予他完全的权力,渐渐地,这些管理者篡夺了议事会的权利,使自己成为君主。由此可知(   
A.个人篡夺权利促使君主制度形成B.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受到阻碍
C.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D.两河流域文明领先其它地区
2023-07-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