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唐律疏议》中的“斗讼律”规定:“部曲殴良人,加凡人一等,奴婢又加一等”“诸主殴部曲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唐代法律(     
A.实用性强,体系严密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
C.突出皇权,法自君出D.贯穿礼制精神,强调德主刑辅
2023-12-2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郑和船队拓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关系过程中,周边国家纷纷上表归附,遣使来朝,要求册封。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明朝(     
A.边疆地区的稳定B.对外关系的突破C.中外交往的频繁D.综合国力的强大
3 . 如图所示是唐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客使图》局部,壁画中,在前导引的是三位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的机构)的官员,他们身穿中原官服,头戴高帽,脚穿黑靴,人物形象高大,神态自然大方,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拱手躬身,毕恭毕敬。该壁画内容可反映出唐朝(     
A.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B.繁盛大气的王朝气度
C.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D.厚重殷实的丧葬风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书省的职权比隋代中书省的职权更为明确。中书省作为中央政策、文书的制定机构,负责以皇帝名义草拟、制定官方文书。门下省在唐代成为中央最为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主要负责对诏敕进行审核,纠正朝政得失,同时审阅各地与各部门汇报上来的上行文书,并提供批复的意见,再交给皇帝作出最终决定。尚书省是中央最高的行政事务管理机构,六部作为具体政策执行部门,隶属于尚书省。尚书省和中书省、门下省一样,其最高长官有权参与朝廷中最高级别的军国大事,在职能上主要是下发中央最高政令,并监督各地实施各项中央政策。

——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

材料二   明朝初期承袭元朝制度,以中书省总领政务,以左右相国为丞相。丞相统辖六部,丞相之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职,相权较大。随着皇权与君权矛盾的加剧,明太祖朱元璋于1380年废除了丞相,六部事务均由皇帝直接管理。后明成祖朱棣设内阁辅政,内阁权力逐渐扩大,成为重要的行政机构。

——摘编自鲍麒方《论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说明其运作过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反映的实质。
2023-12-0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所示是莆田籍地方官在乾隆时期编成的《敕封天后志》中的插如图《澎湖助战》,其中描绘了在施琅率清军与郑氏集团在澎湖海战一役中,被清廷封为“天后”的妈祖前来助战的民间传说。该书的刊印(     
   
A.旨在散布封建迷信思想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D.利于增进两岸精神认同
2023-1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宋人汪藻对两税法评论道:“古者以暴赋横敛为非,尚有赋敛之名也,今则直夺而已耳。古者以收大半之赋为非,尚有其半也,今则直尽而已耳。”这说明唐宋(     
A.地主与农民矛盾尖锐B.农民积极性被削弱
C.民众的赋税负担沉重D.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7 . 东汉初年,军国大事、典要机密等实权转归尚书台,三公不仅不得预闻选举诛贫,甚至弹劾近臣都会遭到尚书的质问;刘秀称帝后,“位三公者,皆不复有茅土之封”。这反映出,东汉初年(     
A.封建官僚体系完备B.中枢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决策机构臃肿D.君主专制权威强化
8 . 19世纪末,欧洲产生了一股泛日耳曼主义思潮。这一思潮致力于德语地区的政治联合,并将其统一为一个国家,其范围主要包括中欧、东欧、尼德兰地区,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一思潮(     
A.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B.成为德国统一的理论基础
C.实质上是一种扩张主义D.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公元前509年,罗马贵族不满于最后一任国王“高傲者”塔克文的暴行,遂联合起来驱逐了他,共和制得以建立。公民大会实行的是团体票制,其中百人团大会的多数票由富有阶层控制,公民大会只能由高级行政官僚或者保民官召集……公民亦不能自由发言,通常只能就高级行政官僚和保民官提出的法案进行投票。

——摘编自黄洋《古代世界的共和主义》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议员选举时,都把筹款能力作为首要条件,这是政治惯例。谁的经费越充足,谁获胜的希望就越大。例如在2004年的国会选举中,众议院中97%以上的席位,参议院中88%的席位,都是支持花钱最多的候选人的,而该候选人也最终赢得了选举。“钱多者胜”几乎成了普遍规律。

——摘编自孙怀玉《走下鼎峰的美国》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政治团体的大量出现,是革命后政治风气的重要现象,这些政治团体,正是建立在革命前的实际经验基础之上的。组织党派的领导人,大多都在日本度过一段时间。自从孙逸仙于18941895年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兴中会组织以来,中国的政党是以秘密团体进行密谋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在清朝末年,各省建立的谘议局和全国的资政院,对于公开成立政治团体是一个鼓舞;这些政治团体都毫不隐讳地以政党的面目出现。当革命到来之时,中国受过教育的精英,特别是具有西方政治概念的人,遂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政坛,投身于政治斗争。

——摘编自【关】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1)分别指出材料一前三则史料中“共和”的含义,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共和”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治团体纷纷建立的原因。
2023-11-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周武王在灭商之初,用商纣王储藏于国都的财富和粮食,赈济贫弱和微贱之人。《尚书》《国语》等书中关于周王对“童”“寡鳏”“小民”类弱势民众进行赈济的记载也有多处。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扩大了周王室的影响
C.形成了较完备的赈济体系D.确保了统治的稳固性
2023-11-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