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92 道试题
1 .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A.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B.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C.有利于提高全球的治理能力D.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2 . 下图是1935年英国画家伯纳德创作的漫画《上山的活儿》。漫画中代表日本和德国的两只麻袋掉落在地,手推车上代表意大利的麻袋悬挂在边缘。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艰难地推着代表国联的小车上山,并表示:“即使它仅仅是半个联盟,也必须前进。”该漫画(     
   
A.呼吁各国建立集体安全机制B.预示着英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C.体现作者对国际局势的担忧D.讽刺了列强之间的殖民争夺
2023-08-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汇总了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从该表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中,可推知北欧国家(     
项目内容
财政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
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
养老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延长工作年限
医疗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下降B.政府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C.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D.政府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646年,日本政府宣布改革“当遵上古圣王之迹而治天下,复当有信可治天下”,孝德天皇与中大兄皇子召集群臣宣誓:“自今以后,君无二政,臣无二朝”“天覆地载,帝道唯一”。这表明改革旨在(     
A.奠定儒学的主流地位B.确立封建伦理道德观
C.强化天皇的统治地位D.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
5 .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我国(     
A.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C.对现代化战略的部署更加完善D.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
2023-08-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18世纪巴黎部分阶层拥有图书的比例情况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巴黎(     
时期             阶层

雇佣劳动者

法官

贵族

1700

13%

32%

26%

18世纪下半叶

35%

58%

53%

A.社会思想趋于活跃B.启蒙运动影响较大
C.文化教育得到普及D.图书出版行业兴盛
2023-08-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下表(中国近代)若干重要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9

6.7

1843

41724

2825

6.6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转引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二   1949—1957年是新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如城镇数量从解放战争时期的58个迅速增加到1957年的3596个;城镇人口从1949年开始平均每年增长523万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也由154元增加到222元;城市基础建设和公用事业均有较大提高。

——摘编自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新中国初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8-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通过先辈们的事迹,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凝聚性和顽强生命力。请提取材料和图片中的两个或多个信息,围绕“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做法(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是突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C.部分恢复了新经济政策D.意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
2023-08-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摩根财团的拉门德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五四运动直接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2023-08-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