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23 道试题
1 . 在湖北襄阳九连墩发掘的战国晚期1、2号墓中出土乐器90余件,其中钟磐是按照墓主人卿大夫身份的“判悬”方式进行排列,此外还出土有重巫、尚怪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鹿角立鹤等。这体现了(     
A.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B.音乐文化的巫术气息
C.礼制为重的精神追求D.墓葬文化的宗教色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西方
17世纪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7年南书房设立。
1683年清延设立台湾府,次年开
放海禁。
1686年设立广州十三行。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一“ 光荣革命’
”。
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反驳“君权神授"观
点。
18世纪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1727年军机处设立。
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
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
1763年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1839年禁烟运动。
1842年《南京条约》。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江南
制造总局等企业。
1840年英国号称“世界工厂”。
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上表为 17-19 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 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2-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国观念”是历史发展中沉淀出来的传统中国各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统一体认同的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相互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保持了传统中国在文化、地理、历史上的完整性,从而把中国各民族整合到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之中,维护传统“中国观念”经千年而不衰。

——据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 以“中国观念”为视角》

材料二: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形势图(18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观念”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定型”的观点寻求依据。
4 .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掀起了“两管、五改”工作,“两管”就是管水、管粪、“五改” 就是改良饮水、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对这项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     
A.利于解决农村公共卫生问题B.顺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C.利于加强广大农民卫生意识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3-0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 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 年以前,外国货物在 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 4%,1931 年则提高了10%,1933 年提高了20%,1934 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 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 民政府统治前期(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B.民族工业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D.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具有优势
6 . 下表是 19 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统计表,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单位百万元,指数1871-1873年为100)
年代进口贸易净值指数出口贸易净值指数
1871-1873年106100110100
1881-1883年126118.910898.2
1891-1893年219206.6167151.8

A.洋务运动推动外贸发展B.民族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C.外贸总体呈现出超态势D.与外部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2023-02-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斗兽,梁栋、斗栱青 碧绘饰;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由此可知,明朝房屋的营造(     
A.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B.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
C.完全依据了政府的规定D.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
2023-02-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 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同样金人也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 之外。这说明当时各民族政权(     
A.“中国”文化认同增强B.思想观念完全趋于一致
C.“中国”文化认同形成D.为实现统一变革了制度
2023-0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力量作为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提醒国人:“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要济弱扶倾”,“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而凝练成的政治纲领是什么?试归纳孙中山先生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领导我们“站起来”“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分别开创了什么道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借鉴哪些历史经验?
2023-0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春秋孔子“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战国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西汉董仲舒   
宋朝朱熹   
明清之际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并为表格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2)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其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儒家思想?
2023-02-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