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8 道试题
1 . “一带一路”倡议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响应,截至2023年1月,已有l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需求B.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高
C.适应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已建立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电影《阿尔及尔之战》讲述的是二战后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武装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故事,该片曾于1967年获奥斯卡金像奖。但该片却在法国禁演5年,直到1970年才解禁,而在美国和英国放映时也修剪了部分内容。这部影片(       
A.推动了亚洲人民的觉醒B.突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给殖民统治带来了压力D.标志着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2023-08-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翰林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材料相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此类题型答题模式:什么类型史料、几手史料+史料反映了什么内容+可以用于研究什么+史料评价)
2023-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6.7%增至10.6%。19世纪中叶到甲午战争前,中国开始与西方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工业革命的潮流也影响到了中国,催生出中国内部的现代工业,但是由于这一时段属于由传统向近代的过渡时期,中国还很难摆脱传统的负荷,工业发展不足,同时也由于战争等政治上的原因,城市化率不高。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主要在沿海沿江部分地区进行,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甲午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现代铁路运输的激增,一批大城市兴起,同时小城镇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在区域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这一阶段战争连续不断,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城市化进程受到干扰和破坏,但局部地区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串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因素。
2023-08-0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稳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使君主能够世代“总揽大权,柄不借下”。自秦汉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对官员进行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各级官员对皇帝和上级官员绝对服从,通过一级级的隶属关系,对官员逐级落实责任、督察、考核,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各级官员的升降留任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在这一制度下,官职的设置、文官的选拔任用等都由君主决定。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也就自觉地形成了对君主的依附关系。

——摘编自赵瑞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经录用,就长期任职、稳定升迁,无过失不解雇,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通过科目繁多的考试选拔对应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工作需要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问题重重的旧有选官制度,建立能为本阶级服务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6 . 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冲击着欧洲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促使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经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材料的主旨是拿破仑战争(       
A.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B.使得法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C.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D.动摇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
2023-08-03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对丝绸之路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丝绸通过①运往西亚与欧洲B.游牧民族多沿着②西迁到西亚
C.南亚印度的佛教通过③传入中国D.宋朝主要通过④进行海外贸易
2023-08-03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3年,贵州“村超”(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爆火“出圈”,每场比赛都有上万观众,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民族歌舞来助阵,手工艺品作奖励,赶着民俗办比赛,热闹场面兴名气……被媒体称为“世界级体验”。这体现了乡村文化建设(       
A.需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B.需要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C.要不断品牌化商业化D.只能借助网络大力宣传
2023-08-03更新 | 214次组卷 | 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方针与政策,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外交(       

时间

国际局势

外交方针与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世纪60年代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一条线”“一大片”团结从美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这一条线上的国家及“一条线”周围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调整,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A.体现独立自主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B.紧密地围绕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发展
C.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新关系
10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喜爱收骏古玩并研究“金石”证经补史,20世纪初,知识分子希望明确本国历史以增强国家凝聚力,强调文物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作用,脱离证经补史的经学传统。中国文物观念的转变(       
A.推动了博物馆的诞生保护文化遗产B.体现了历史价值与艺术审美的融合
C.反映了强调文化自信应对民族危机D.加速了中国文物研究的科技化转型
2023-08-0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