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为一则近代广告,广告信息是:“注意九一八”“中国药棉纱布制造厂大赠送”“国难周年出品纪念”“商标”。该广告(     

①发布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   ②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号召民众铭记国耻支持国货   ④利于民族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多面托尔斯泰

材料一   俄罗斯文学中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来自从《伊戈尔远征记》开始的为祖国命运而担忧的传统。1812年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则进一步激发了俄国作家的创作热情。对十二月党人思想的歌颂使得俄国作家常把人民作为决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表现。到19世纪后半期一种已经超越其自身的俄罗斯文化逐渐形成。这种变化在文学上的反映可以从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中见到。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在杂志《新小说》刊登了托尔斯泰的画像,对托尔斯泰给予高度评价:“托尔斯泰生于地球第一专制之国,而大倡人类同胞兼爱平等主义。近年以来,各地学生咸不满于专制之政……政府捕之锢之放之逐之,而不能禁。皆托尔斯泰之精神所鼓铸者也……”

1916年,李大钊表示:“托尔斯泰诠革命之义云:革命者,人类共同之思想感情遇真正觉醒之时机,而一念兴起欲去旧恶就新善之心觉变化,发现于外部之谓也”。李大钊对于封建时代之中民众“失却独立自主之人格,随于奴隶服从之地位”表示极大的同情,强调民众在社会上自主和自立的极端重要性。

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国内各刊相继翻译、介绍列宁和其他俄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人们从托尔斯泰身上寻找救世真理的热情此时已经开始消退,变得更为理性,认为托尔斯泰“目标终究是不易生效力的理想”。人们对他“主张用无抵抗主义来消灭战争”的反思声音逐渐出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晚期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托尔斯泰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2023-08-02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联合工、农、学三界,组织开展纪念“五一”节活动。群众沿途高呼“工作八小时”“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此举(     
①有利于推动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②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促进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提出          ④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4-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十九世纪中期有人在某个纪念日控诉:“各位,我与我所代表的人,跟你们的纪念日有何关联? 你们历史上伟大宣言所揭示的伟大原则,有扩及到我们吗? 我们并不被包括在这个纪念日内,我们与你们是不平等的。你们前辈留下的遗产:正义、自由、繁荣与独立,只由你们享受,而我们没有。”这个控诉最可能发生在(     
A.美国独立纪念日,控诉黑人与白人不平等
B.拿破仑战争纪念日,控诉女性与男性不平等
C.《共产党宣言》发表纪念日,控诉劳动者与资本家不平等
D.海地独立纪念日,控诉土著民族与殖民者不平等
5 . 联合国于2007年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此举可能是为了纪念(     
A.卡德纳斯B.甘地C.札格鲁尔D.桑地诺
2024-04-26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A卷
6 . 1920年五一劳动节,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纪念会。《新青年》《星期评论》《晨报副刊》等进步报刊,刊发出纪念专号,发表纪念文章。这一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仅从理论上懂得了劳工问题的重要,而且也开始重视和研究中国产业工人的实际状况,这反映出(     
A.中共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B.工人待遇得到改善
C.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传播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2024-02-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法国历史学

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开始重点关注“民族”,米什莱和拉维斯是民族历史研究的两座高峰。

米什莱被誉为“法国历史学之父”。在其编著的《法国史》中提出,法国人从百年战争中开始具有国籍意识,到大革命与特权阶级的对抗中,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整合,以此教育人民建构法兰西民族的自我认同。他始终认为法兰西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引领世界走向自由,通往繁荣之路的灯塔。他的观点成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历史学的主流。

普法战争战败后法国割地赔款,知识分子的民族优越感被击碎。第三共和国的史学家拉维斯主编27卷的《法国史》,提出历史上布列塔尼人、普罗旺斯人……各地人民都是法国人,尊崇共同的祖先、共有的英雄人物。他高度赞扬共和国,对国歌、国庆日、纪念仪式等各种被发明的传统进行历史性阐释,传播共和主义精神,将殖民扩张视为开化落后地区、传播先进文明的特殊使命。以此“向法国青年人说明,为什么他们应当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而自豪”。拉维斯被19世纪末法国史坛誉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教师

——摘编自王玮、吕一民《拉维斯与19世纪晚期法国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

围绕“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评析19世纪法国历史学的发展。
8 . 美国著名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在《美国历史:理想与现实》一书中称1968年是“动乱的一年”。以下是该书的摘录。

在这一年里,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1月底,越共和北越部队发动了新春攻势,战斗的惨烈程度通过电视传到了美国,粉碎了公众对约翰逊政府的信心,因为约翰逊(总统)反复声称胜利“指日可待”。

4月,马丁·路德·金赶往孟菲斯城,支持当地黑人清洁工举行的罢工活动(他们的工资被严重地压低),但他遭到一名白人的枪杀。各地的贫民窟立即爆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都市骚乱。作为一种对金所表达的纪念姿态,国会通过了《开放住房法》,禁止在住房的销售与出租中实行种族歧视,但实施力度十分软弱。

8月,成千上万的反战运动积极分子在芝加哥举行抗议活动。该市警察一向以毫无节制闻名,对示威者大打出手,造成了几百人受伤,但政府将8名政治激进分子以策划煽动暴力而判罪。

1968年也是动乱波及世界范围的一年,电视则将一国发生的事件同时传播到全球各地。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在伦敦、罗马以及东京举行,导致了与警察的冲突和数以百计的受伤情形发生。美国妇女既受到其他国家妇女运动的影响,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运动,欧洲妇女运动提出了要求平等权利的口号,赢得了法律变化,离婚变得更为便利。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中“动乱”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全面论述。
2022-07-1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