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

主要内容

来源

“我们出兵出国作战,既是出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义务,又是保卫祖国的正当行为……美国侵略者执意要发动战争,我们必须高举反对侵略的大旗,同朝鲜人民一起同美国侵略者作战。”杨勇《抗美援朝斗争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十周年》,《人民日报》,19601024
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蕴含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很好地保持和继续发扬”。罗玉文、罗同松《民政部总政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强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人民日报》,1990102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正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人民日报》,20201023

——摘编自杜秀君《“抗美援朝”集体记忆与中国外交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战争的报道主要分为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关注过去,通过对战争的回忆构建集体记忆。例如,2020111日题为《英雄气概感天动地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的报道,通过一辆坦克、一把军号、一个苹果的故事,带领人们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感知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另一主题是关注当下,焦点是如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20201024日题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报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评论,重申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

——摘编自圣梦丽、张蓓《主流媒体对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的建构研究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的特点,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构建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

时间

内涵

19291932中共纪念“八一”,一方面强调“八一”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的一天(俄国因191481日卷入一战,所以,将81日视为一战的爆发时间)”;另一方面表示:1927年贺龙、叶挺在南昌领导南昌附近的工农群众……“从此以后,中国的工农群众,亦渐渐觉悟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八一”纪念内涵为反战和纪念南昌起义
1933中共中央将“八一”纪念日的内涵设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
19341945在这一时期内,反战、人民军队建立贯穿“八一”纪念始终;从1937年起,“八一宣言”周年念成为“八一”纪念的内涵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八一”纪念的重要主题。反战、人民军队建立、“八一宣言”发表是抗日战争期间“八一”纪念的三大内涵
194619491946年开始,在解放区,建军是“八一”节的唯一内涵

——摘编自刘劲松、邓通棚《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19291949)》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之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知识理论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者与自由知识分子通过发表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成就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的介绍分析。纪念活动反映出了1948年知识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思考,以及自由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复杂的心路历程变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纪念活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阐释,而自由知识分子在纪念活动中则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关注较多。这一年,各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摘编自贺金林、江东屹《1948年中国知识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政治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大陆对战争的坦然接受甚至喝彩似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第一,长期片面的民族优越性宣扬和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教育儿童们要以他们的历史传统为荣,要尊重被认为是独特的国家美德。这种民族显耀和民族独尊的教育极易导致偏激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信念,并使青年人不是畏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往战争。第二,自然界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和应用。第三,欧洲以往的局部和短暂的战争成为人们想象未来战争的范例,从而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写在一战爆发100周年之际》(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1期)

材料二:就整个欧洲而言,经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以欧洲为主战场的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说明,几个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的欧洲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走向了极端,造成了欧洲自身的多次自相残杀和地位的衰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欧洲人心中对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迷信偶像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民族主义力量遭到了削弱。这种大战引起的欧洲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成为战后欧洲联合运动蓬勃兴起的重要的深层原因。建立一个联合的欧洲,也是欧洲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得出的结论。

——黄正柏《阿登纳的欧洲联合政策及早期实施,兼谈德国对二战的反思》

材料三:关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第一,南北差距扩大、贫困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引发矛盾冲突和恐怖活动;第二,冷战结束后,原来被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和冲突凸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鼓动、利用乃至直接进行恐怖袭击;第三,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刺激了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第四,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激化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反西方情绪,使某些恐怖袭击直接指向西方国家。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争被喝彩似的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民族国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局势,简述中国给出的理性可行的方案名称和具体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     
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充分利用电子对抗来打击法西斯势力。19437月,英国空军制订了轰炸德国汉堡的“罪恶城作战”计划。724日夜,英国轰炸机群飞向汉堡。出乎德军意料的是,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成千上万架英军轰炸机。高炮靠雷达提供数据,但雷达受到干扰,高炮只能胡乱射击。英国的791架飞机中有728架飞抵汉堡上空,高爆弹、燃烧弹似雨点一般落在汉堡市内,许多高炮阵地被炸毁,大批建筑物淹没在火海中。其实,德军雷达上出现的成千上万架轰炸机,只不过是英国人为压制德国雷达发明的一种铝箔条干扰方法,这是二战中电子对抗的精彩一幕。此外,盟军在194466日至718日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也成功地运用了通信欺骗、反雷达伪装、干扰佯动、火力摧毁等多种电子对抗手段,保障了登陆战役的胜利。

——摘编自李大光等《影响欧洲战场的重大军事科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军“罪恶城作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盟国对法西斯势力的“电子对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八”妇女节的部分纪念活动的主题。

时间

主题

1927年3月8日

我们女子要取得政治的平等,不但要使平民阶级的妇女能参政,而且要使妇女群众参加一切政治斗争。因为现在的政权还在买办军阀的把持之下!

1933年3月8日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是中国劳动妇女和一切劳苦群众解放的唯一出路。

1938年3月8日

我们要加紧把全国妇女组织起来,要扩大和巩固已有的组织来负担起现阶段的艰苦工作,配合起全国的抗战力量为未来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7年3月8日

打破数千年来在观念上及社会制度度和习惯上的封建束缚,使妇女能更好发挥她们的力量,支援爱国战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参加解放区的各种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主要以发表公开演讲、表彰先进妇女模范以及组织行业妇女集会等形式展开。各地还举办联欢会、游园大会和有关妇女科学知识的展览会。影院播放《赵一曼》《刘胡兰》等有关先进模范妇女英勇事迹的影片。《人民日报》刊发相关文章,对各行各业有突出表现的模范妇女事迹进行报道。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广大妇女怀揣着“谁说女子不如男”、争做“半边天”的豪情壮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投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建设中。

——摘编自李宏韬、陈秋兰《纪念与动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三八”妇女节纪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呼应时代要求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意义。
2024-05-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即今日的河北工业大学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下是其筹备、创办及发展的概况(部分):

1902年冬,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凯,报告筹建工艺学堂情况:选定天津东南城角贡院东之草厂庵为堂址,招生30名,需开办经费35千两(白银),常年经费23千两,校名初定为北洋工艺学堂。

19043月,毛庆潘辞职,周学熙复任总办。选拔30名学生赴日本实习。9月,遵照学部同年1月颁布的《秦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工艺总局内所设织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1904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

19062月,奉天(今沈阳)派50名学生到高等工业学堂代培。增设斋务长。9月,选拔19名学生去日本西京大学所属工厂实习造纸、制革、制碱、染色、铁工等工艺。

1919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

19235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在该校礼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四周年公开讲演大会。蔡和森作“发扬五四精神”的学术报告。

1928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10月,河北省府因财政困难将该校撤制。为此,校长魏元光动员校内外校友奔走呼号,几经周折,得张宗昌拨款始保住学校。

19295月,河北省府将该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摘编自《河北工业大学简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1年3月,国民政府设立农民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提出农民节大会的口号为“一、庆祝农民节要尊重农民地位;二、纪念农民节要感谢农民贡献;三、纪念农民节要感谢身手万能的农民”,并于1944年增定感功节,与农民节合并举行,扩大庆祝。农民节的举办(     
A.利于应对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旨在继承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现实需要D.极大增强了敌后战场的武装力量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各地举办的文物展览会多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等为主题。从1953年开始,各地文物展览会的主题融文物展示、知识科普、政策推广于一体,以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为目的。文物展览会主题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文化的空前繁荣B.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内涵
C.人民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D.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2024-05-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