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距今约8500年前的贾湖遗址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中有53座半地穴式房址,陶窑11座,墓葬445座,出土陶、石、骨等文物及文物标本5000余件,骨笛30支,契刻符号17例等。下列选项中,对该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A.是我国旧石器时代定居生活的例证B.该村落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C.该地居民已有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D.该地居民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精神生活
2024-04-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2024-01-2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3 .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的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展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下列物件不属于乌尔王陵出土的是(     
A.B.
C.D.

4 . “鹳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黄河中游,距今约6000年,在2003年它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永不可出境展出的67件文物之首。该文物所属的文化遗存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4-03-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2023-08-02更新 | 5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浙江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5年,尼雅遗址考古对发现了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织锦绚丽的色彩、激扬的文字和祥瑞的意蕴,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它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出土五星织锦的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五星织锦护臂由皇家官府(织室)专门织造的,最终却出现在西域地区的汉代墓葬中,表明古代精绝国和中原王朝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摘编自《多元一体的生动见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小记》

材料二:中世纪末期,由于王权的加强、较为统一的国家的形成,西欧一些民族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这主要表现在每个民族都在执著地追求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增进整个民族的共同情感。这种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均还属于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资产阶级便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与王朝国家相比,这种近代民族国家更加统一与完整。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国际法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作为欧洲区域法诞生,且与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国际法律规则并存。随着欧洲国家的武力和殖民扩展,欧洲的国际法扩展到全世界,其他文明的国际法律规则随之消亡。20世纪后国际法的主权及平等原则在全球得到真正体现,普适性要素不断增加,成为全世界都能接受的唯一国际法律规则,国际法共同体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法史与文明互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蜀锦织造的劳作方式、工具与地位。并以民族关系视野下的政治、军事、经济三个角度阐述汉朝“西域精绝国和中原王朝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一些民族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的原因和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路径和表现。
(3)阅读材料三,概括国际法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阐述二战后“国际法的主权及平等原则在全球得到真正体现”的重要成果。
2024-01-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下列关于远古时期各地区文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遗址记录了父系氏族社会的风貌B.大汶口文化掌握了种稻和养蚕缫丝技术
C.龙山文化出土了文物“蛋壳黑陶杯”D.仰韶文化的聚落形态以姜寨聚落为代表
2024-04-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原创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6年,商代青铜鼎出土,《申报》《中央日报》就铭文解释持不同观点,拉开了该鼎称名的“司”“后”之辩。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直至2011年, “司母戊”之名沿用了60余年,具有了相当的社会认知度。2011年改称“后母戊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此推知(     
A.历史解释要突出时代性B.学术争鸣有助于认识历史真相
C.学术观点需要不断更新D.文物史料必须与文字史料互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鹳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黄河中游,距今约6000年,在2003年它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永不可出境展出的67件文物之首。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龙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
C.二里头文化D.仰韶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留下的大量文字遗存及文物资料(如表为其中的一部分)中, “国家”一词频繁出现。这反映出(     
内容出处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 “诸君以为便,便国家。”《史记·高祖本纪》
(汉高祖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
……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国家与【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行》
A.社会发展改变思想观念B.国家一统利于文物保存
C.民本主张影响治国策略D.历史记载迎合儒学伦理
2024-05-14更新 | 46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