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越南地区)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1942—1945年,法国人在越南发掘出一处3—6世纪时的俄厄海港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上述材料表明(     
A.海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主通道B.考古发掘与文献互证才有价值
C.罗马帝国已经成为汉王朝的藩属国D.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     
A.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B.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
C.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D.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2024-05-25更新 | 23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世本·作篇》:“蚩尤以金作兵器”。在长岛县店子村龙山文化遗址的灰坑中,曾发现一枚圆形铜片,经考古学家鉴定是黄铜。此外,山东胶县三里河文化遗址中亦出土有铜锥、铜炼渣;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一块铜渣。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新石器时代已存在冶金技术B.历史文献可以作为一手史料
C.先秦时期各区域间交流频繁D.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
2024-04-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下面所示是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青铜器“利簋”,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者考证“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被真正认知
2024-01-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小南山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处发掘出土九千多年前的玉器200余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这表明(     
A.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中原文化在边疆地区得到普及
C.审美观念变化影响玉器工艺创新D.制玉技术最早出现于东北地区
2024-03-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推动王国扩张B.影响西亚后世国家
C.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D.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
2024-04-16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考古发现,在乌兰巴托附近的诺彦乌拉匈奴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汉朝锦绣织物,用彩丝绣出流云、鸟兽、神仙骑鹿的图案;还出土有安息、大夏、小亚细亚的毛织品,上面的图案有植物纹、鸟兽纹及人物纹。另外,在出土的丝绸上还绣有形同黑海北岸斯基泰文化的人物形象。这反映出(       
A.中国与欧洲开始广泛的直接贸易B.汉朝政府的经济政策趋向务实
C.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D.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9 . 2023年3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其中带耳陶罐(如图)等器物与内蒙古的东周墓葬出土器物相似。这(     
A.印证了东周文明起源于山西朔州文化
B.说明内蒙古文化领先于山西文化
C.表明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体现出区域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
10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63次组卷 | 93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