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政府旧的财政体系无以为继,各种税额的增加,也引发了民间的抗税斗争,其次数统计如图所示。对它解读合理的是(       

——摘编自郝煜、薛邦烁《分权的崩溃——清末财政摊派对附加税费和抗税民变的影响》

A.清朝的统治秩序相对稳定B.清政府反动本质逐渐暴露
C.推翻清朝统治是社会共识D.列强侵夺了中国关税主权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51年,美国制定了“第四点计划协定”,协定指出“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这些地方的人远离政治和民主教育,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关心他们的幸福安宁的”。协议同时提出,开展援助主要是考虑到尼泊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提议对尼泊尔的矿产资源开展调查,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经济技术援助。同年,美国和尼泊尔签订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向尼泊尔提供援助。这主要反映了(       
A.美国霸主地位已开始动摇B.冷战格局影响美国政策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关心亚洲国家发展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英国小说家哈代在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号手长》(1880)中这样写道:“这是拿破仑的侧面像,帽子是一只受伤的法国老鹰,脸庞由死尸巧妙堆积而成;一根类似英吉利海峡的布条围在他的脖子上,似乎要勒死他;肩章则是一只手,正在将象征着英法和平条约的蜘蛛网扯下去。”小说的描述(       
A.体现出拿破仑战争的残忍B.真实反映了英国人民的普遍诉求
C.推动了欧洲民主思想传播D.有利于唤起英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纵观人类发展史,有海洋环绕其旁的国家欲实现完全独立富强,必须有通海之路,并且具备相应的海洋经略能力。而判断一国海洋经略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并与之相适应的海军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铎王朝(1485~1603时期英国海军发展情况

国王海军发展情况
亨利七世
1485~1509年在位)
改变海军临时组建的思想;模仿葡萄牙武装商船,建造了两艘战舰(排水量600~700吨);设立皇家船坞,建造军舰,如1488年建成的“总督”号,安装了比当时任何船只都多的火炮,但这些火炮不能在远距离摧毁敌船;对建造排水量超过100吨的船只给予补贴
亨利八世
1509~1547年在位)

建造最大战舰“伟大的哈利”号,排水量1200吨,炮弹最大射程1600码;其去世时,英国已拥有50多艘类似的战舰;成立海军部前身——海军事务委员会;成立航海技术学校,对海军技术、造船学和枪炮制造术进行研究;继续鼓励民间造船业的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
1558~1603年在位)

1571~1576年建造了重视速度和机动且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强调用纵队代替传统的横队,以充分发挥每艘舰船的火力;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摘编自王银星《安全战略、地缘特征与英国海军的创建》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军战略转型情况,着实影响着其未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并随着国际环境变换、国内形势需要不断调适海军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我国对海洋依赖度有限,以及巩固新生政权需要等方面考量,人民海军职责范围主要是在沿海、沿江等近岸领域。斗转星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现代化进程加快,为实现新经济发展目标,国家对于海洋方向上安全依赖度加强。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海军战略防御能力,此时,“近海防御”战略应运而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汞”,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6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对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的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海军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因素。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路征程一路歌”,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有声记忆。源自民间的歌谣一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对民间传统歌谣进行了改编与创作。此外,广大群众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些革命歌谣抒发的真挚情感,使人产生强烈共鸣,迅速被传唱接受。

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大青山来了八路军》阳婆婆出来满山山红,大青山来了八路军。黑漆漆的夜晚亮晶晶的星,共产党点燃那指路的灯。八路军是人民子弟兵,一普真心打敌人。八路军纪律真严明,从不遭害咱老百姓。八路军打仗真英勇,又能守来又能攻。伏击战来麻雀战,出奇制胜立新功。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一杆杆红旗头上插,八路军为咱们打天下。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实例化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最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最后胜利是我们》红军战士志气大,一切困难都不怕。今天行军八十里,毛主席亲自来率领。不怕脚痛汗水流,胜利捏在手里头……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将表格中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根据材料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始终是多神教,神灵数量难以统计。每座城市,每个街区,甚至每个小居民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信仰虔诚而热烈。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帝国居民彼此之间有着诸多差异,他们对各自城邦的认同根深蒂固,觉得自己不是某个大国的国民,而应该首先是尼普尔人、乌尔人、乌鲁克人、拉尔萨人……不同地区的居民有着自己的风俗和法律习惯。这主要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出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文明开化的程度有差异
C.宗教信仰面临强烈危机D.国家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512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中国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于200611日正式终结……随着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熊皛白等《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

材料二   下图为国家一级文物:告别田赋鼎。该鼎由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铸,铜鼎铭文共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铭文最后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取消农业税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白寿彝《中国通史》载,唐朝时高昌国(汉族人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学校设置亦仿中原,“有毛诗、论语、孝经、历代子史,集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其刑法、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大同”。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仿中原唐制建立了官制、律法和度量衡;南诏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学习汉族礼仪文化,并达到很高造诣。这些现象的出现(       
A.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B.体现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积极开发
C.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D.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仰韶文化早期,通过采集获得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食物来源,但农耕生产地重逐渐增强,多数考古遗址发现的农作物遗存大多为粟和黍两种小米,是典型北方旱作农业,只有淮河上游的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A.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征B.表明了早期农业发展
C.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D.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苏联外交部于1933年底提出了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蓝图,表示愿意参加国联。1934年9月15日,以英法为首的30个“国联”成员国致电苏联政府,“邀请苏联参加国联并实行宝贵的合作”。9月18日,国联全体大会以38票赞成,3票反对,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苏联加入国联的提案,并让苏联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这反映出(       
A.苏联坚决维护战后凡尔赛体系B.苏联与欧洲各国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C.欧洲各国外交呈现出功利特征D.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力量在逐渐壮大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