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从苏联实际出发,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取消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由国家实行统一采购;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等。由此可知,这些改革措施(     
A.没有考虑苏联的国情B.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
C.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D.有利于苏联农业的发展
昨日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食盐是外省所产、由外地市场向湖北市场输入量较大的商品。下面是清代外地食盐流入湖北市场的情况。据表可知,明清时期,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各府额行淮盐和川盐数(单位:引)

A.淮盐较川盐更具优势B.商品经济繁荣
C.盐税是重要财政收入D.区域贸易发达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看,中华民族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为中心,不断融合周边部落和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华夏民族文明共同体。这意在强调中华文明具有(     
A.延续性B.同一性C.多样性D.包容性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初到一战前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构成近代大学建立的基础。

大学内容特征
19世纪前的古典大学世界性和国际性的,学者在各个大学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使用的是通用的语言——拉丁语,分为文、法、神、医四个学院。学习基本相同的课程——七艺。

1810年德意志柏林大学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一是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哲学院成为大学的中心;三是讲座制和习明纳法。
1828年英国伦敦大学主要传授现代学术和自然科学,课程设置比较广泛,包括语言、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和道德、法律、历史、政治经济学、建筑、工程学、医学等。
188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专业涉及到制造业、工业实践、机械和艺术方面的要求、取消纯文学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全部神学教学。
根据材料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代,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开元寺中的三门楼和法船殿遗址均已被毁,不再重建而是按照现状加固。这反映出文物保护要注意(     
A.塑造文物的现代性B.维护文物的多样性
C.呈现文物的真实性D.强调文物的完整性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把“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课程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共同价值白皮书》进一步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民众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此举反映出(     
A.民族国家不断发展B.国家治理水平的强化
C.中西文化碰撞交流D.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7 . 清朝前期,出现了闯关东的移民潮。满族以食肉为主到逐渐流行食用黍、玉米等粮食作物,并学会布帛制衣,“以搭布制袍,或用茧绸,色尚蓝灰”;四合院等汉族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逐渐影响东北房屋的设计和建造。由此可见闯关东(     
A.改变了东北文化结构B.增加了东北人口压力
C.丰富了东北社会生活D.促进了东北经济繁荣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8 . 顺化皇城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宫,皇城为方形,有4个城门,四周有护城河;皇城内有太和殿、勤政殿、文明殿、光明殿、延寿宫,正殿黄瓦白墙,门前立有“正大光明”的牌坊。该古城建设(     
A.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B.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C.突出了城市的军事功能D.蕴含传统农耕文明理念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朱元璋在全国设立了1718个驿站,其中马驿462处,水马驿586处。这些驿站以南京为中心,陆驿自会同馆,水路始龙江驿,分八道向外延伸。“各郡以驰道和驿站相通,公文、书简与官方报纸靠这个帝国道路网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传递信息。”在宋代步递、马递、水递基础上,明代驿传系统根据职责范围、技术差异进一步发展为水马驿,急递铺和递运所。水马驿递送使客、转运军需,视事务大小而设,急递铺负责传达紧急重要文书,递运所负责粮食运输,并设有专门驿道。驿道与大部分商路重合,在物产上便于互通有无,但后期问题逐渐暴露,“一省军民,其财赋丁力,尽竭于驿站而耗之也。”产生消极影响。

——摘编自曹艳琼《明代贵州驿传系统及其社会发展影响》

材料二:清初,以驿、站、台、塘构成的驿传系统沿各个方向延伸至边疆地区,使边情上传,政令下达。其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集中于对原明代驿传系统的改造;第二阶段大力发展边疆驿传系统,整个边疆地区的驿传系统借助战争的推动得以全面建立;第三阶段为应付诸多新的政治、军事事务而在某些地区扩充驿传系统。清代边疆驿传发展常常以战争为契机,并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从功能角度讲,清代的驿传体系集官员接待、文报传递、物资运输三种功能于一身。所以当时的驿传绝非仅仅是个交通问题,而是关系到帝国开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战略因素。

——摘编自刘文鹏《清代边疆驿传与帝国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驿传系统建立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系统的新发展,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10 . 太和八年,孝文帝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者处死。次年颁行均田令,规定地方守宰按官职高低给予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这些措施旨在(     
A.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B.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C.保证国家的赋役征派D.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